宜兴市粮食局坚持发展为要写好仓储建设文章

05.01.2015  23:58

      粮食储存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实现粮食储存安全必须以良好的仓储设施为条件。宜兴地处江苏南部,区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年产粮食50万吨,年粮食经营总量超过350万吨,是苏南地区的产粮大县市之一。全市原有粮食仓库点多分散,大部分为上世纪70、80年代所建,仓储设施老化陈旧、储存功能弱化落后,“危仓老库”的矛盾比较突出,已经难以满足粮食收储的需要。为进一步服务农民,确保储粮安全,今年以来,该局坚持发展为要,抢抓全省实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争取“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库点15个,省批复总投资2999.01万元(不含信息化建设),其中一般维修和大修改造共计维修仓房44栋,仓容11.19万吨,功能提升共采购冷谷机和环流熏蒸等机械设备155台,信息化建设4个库点。该局把“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和关键战役,全力以赴,合力推进。      一是凝心聚力抓落实。继2013年省电视电话会议后,市政府把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列为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市分管领导经常了解、检查和指导进展情况。该局迅速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开展推进工作,各实施库点单位也相应成立工作班子。及时出台《实施意见》,召开专题推进会议,与各实施库点签订了工作责任状。项目启动后,组建督查小组分片区进行督查推进。

      二是紧张快干抢时间。“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如期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该局妥善协调各类矛盾,确保既不影响业务正常开展,又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项目申报阶段,按照“应修尽修,保质保量、节约合理”的原则,对省规划确定的15个库点进行现场勘察和整体测算,排出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及时进行项目申报,在审批下达后,作进一步的论证、梳理和完善,确保立项一处,见效一处。开标后,迅速部署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工初,及时提交了施工计划安排和施工组织措施方案;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和正常业务的关系,确保施工和开展粮食业务两不误。特别是在夏粮收购期间,妥善协调处理好维修改造与夏粮收购在场地、现场安排等方面的矛盾,同时妥善协调维修仓房在熏蒸作业、粮食进出仓等方面的矛盾,有序安排工程进度。设备采购中,克服全省集中采购招标,供货商来不及生产、供货延缓的矛盾,多方协调,督促供货方尽早供货和安装测试到位,确保设备采购任务的完成。

      三是规范管理稳推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导则》进行施工设计,严格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操作。所有土建安装项目通过市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标,设备采购和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进行公开招标;项目设计均由正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项目预算和招标文件编制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代理;项目监理聘请专业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由市财政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审计单位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变更一律通过规范程序报经局党委会讨论确定,切实做到规范化要求。通过合同形式,明确设计方、施工方、供应方、监理方、审计方和项目实施库点各方的应尽职责义务,落实各方责任。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会商解决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并落实解决措施;局督查组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巡回督查;局纪委全过程参与,进行督查。形成了各方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一着不让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造价控制。在资金方面,共争取到省以上补贴资金1258万元,占批复总投资的40%,市财政配套资金629万元,占20%,其余资金通过该局的多年积累和企业自筹的办法解决。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危仓老库维修改造资金专户,对省市财政补贴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全市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按省规定时间要求于2014年秋粮收购之前全面完成,质量上全部项目验收合格,标准上严格按规定规范操作,安全上确保了整个工程安全无事故,全市粮食仓储面貌焕然一新,存储水平再上新台阶。(宜兴市粮食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