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粗茶淡饭 “富贵病”蔓延至中国贫困地区

24.03.2015  13:56

  原标题:一辈子粗茶淡饭“富贵病”蔓延至中国贫困地区

  “口一干我就知道血糖高了。”今年60多岁的山西省大宁县农民曹文华深受高血压、高血糖之苦已经五六年,但他不解的是:“一辈子粗茶淡饭,咋会得高血糖这种病?

  上周知道北京的医学专家要来这个偏远的山区小县义诊后,老曹便早早翻出病历本,好让“北京的大专家瞧瞧病”。20日早晨,他到当地县医院发现,前来挂号“三高”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没想到得这病的人这么多。”老曹嘟囔了一句就匆匆排队去了。

  大宁县处于中国中部的吕梁山连片特困区,交通不便,当地有“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说。这个人口不足7万的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大型工业,农民种些玉米、土豆几乎也是靠天吃饭。

  虽然贫穷,但当地患“三高”的人特别多。大宁县副县长李天舒说,“三高”通常是人们生活富裕后容易得的“富贵病”,但近年来,这个贫困县里“三高”引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达到20%以上。由此当地出现了因病返贫的苗头。

  记者了解到,有的村子高血压患者几乎占到常住人口的2/3,高血糖患者也达到1/3。在大宁县太德乡茹古村,被问及高血压病情时,当地老百姓刷刷举手一片:“俺血压150。”“俺160多。”“那不高,俺200多。

  县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每年每个乡镇都会新查出几例到十几例不等的“三高”患者。

  专家判断,“富贵病”开始由城市包围农村,并进一步蔓延到边远的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为什么会得“富贵病”?前来义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邓正照说,像大宁这样的贫困县刚刚解决温饱,“吃上白面馍的老百姓开始大量摄入高油高热量的食物,这对一辈子习惯粗茶淡饭的身体来说反差很大,容易导致‘三高’。这种现象在全国的贫困地区普遍存在。

  同时,专家认为,“三高”与当地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当地民众习惯了“腌一坛子咸菜吃一冬”,大棚里的新鲜菜只有在来客人时才舍得买。

  “人一天吃6克盐就够了,但山西一带的农村口味重,食盐量大多超标两三倍。”邓正照的同事赵威补充说,此外,农村抽烟特别是劣质烟的人很多,这也容易导致“三高”。

  “‘三高’这样的慢性病比较难治,重在预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说,“但山区农民一生中能接受多少健康教育?基层卫生机构不能只等着病人上门,要主动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知道,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健康。

  这一步已经迈出。大宁县已经建立以健康教育宣传为职责的村级健康小屋。“我们会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管住家庭妇女的盐罐子、油瓶子,老爷们儿的烟盒子只要我们坚持做,就能让老百姓的血压降下来,生活提上去。”李天舒说。 (记者王井怀)

  原标题:一辈子粗茶淡饭“富贵病”蔓延至中国贫困地区

  稿源:人民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