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张建清:竹器涉远洋传技东南亚

26.07.2016  03:42

 

 

工匠名片

 

姓名:张建清

 

性别:男

 

年龄:67岁

 

岗位:篾匠

 

推荐理由:靖江竹编制作技艺传承人

 

匠人之语:传承竹编技艺,永不言败。

 

上世纪最兴旺的时候,靖江篾匠有近两万人。如今,全市大约有20多人仍然在编制竹器,现年67岁的张建清依然每天编制竹器,他说:“等到眼睛真的看不清了就歇手。”为何如此执着?因为编制竹器是他这一生最喜欢的事情。

 

50年“蜗居”在家中编制竹器

 

见到张建清,是在他租住的斜桥街上一户人家。一楼大厅成了他的工作间,零散摆放着几样成形的竹制品。相比他以前的工作间,除了简陋些,相差无几。

 

几十年的生活环境已改变,不变的是他每天依然不辍地在家中一角劈篾、刮篾、编织……白发已渐生,视力也在下降,张建清如今正根据记忆复制50年来编制的各式竹器。这些竹器将收藏于靖江外贸工艺品有限公司筹建的竹编博物馆里。

 

靖江外贸工艺品有限公司前身是靖江竹器工艺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当时的靖江篾匠大都进了这家工厂。16岁开始学徒、3年便出师的张建清也赶上了靖江外贸竹器兴旺的时代,可是喜欢安静的他没有选择进工厂,而是在家中编制,为竹器厂加工竹器。

 

外贸竹器与当时篾匠走村串户编制的家常物品大为不同。张建清前往竹器厂参加培训,跟师傅学习技法,学会看图纸编制。

 

扎实的基本工、精湛的手艺,很快就让张建清出类拔萃。从1973年至今,他一直在为竹器厂加工竹器,从未间断。

 

自创近百种竹器样式

 

在生活中按部就班的张建清,在工作中却喜欢推陈出新。起初,他都是按照图纸编制外贸竹器,渐渐地,他开始自己琢磨样式。

 

一次,张建清在与客户闲聊中得知,日本人结婚时喜欢用具有吉祥意义的竹器,他灵机一动,想设计一种方底的富贵坛。竹制品绝大部分是圆底,方底制作起来很难,要想样式好看就更难了。张建清有了这个想法后就不想放弃,他先开始画图,琢磨用何种花纹,有时做梦都在考虑怎么编制。动手制作后,张建清双手就没离开过竹条,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整天坐在椅子上编制,一片片竹条在他的双手中交叉变幻。一个月后,第一个成品终于出炉,大功告成。结实的方底,弧度优美的棱角,细腻精巧的花纹,富贵坛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每只卖出了1000元的高价。在1979年,普通职工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

 

初次尝试成功后,张建清的信心更足了。他开始创作各式各样的竹器制品近百种,花瓶、提篮、金鱼缸、四层饭篮……

 

曾公派出国授艺

 

2005年,国际竹藤组织、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组织我国篾匠赴国外传授技艺,靖江外贸工艺品有限公司推荐了两名篾匠,其中就有张建清。两个多月时间里,张建清辗转孟加拉国、尼泊尔,给当地从业人员讲授竹编技艺。

 

第一次出国的张建清,难掩激动,他在两名翻译的跟随下,将我市篾匠的技法传授给当地人。当年,孟加拉国、尼泊尔竹林很多,但竹器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当地人制作工艺粗糙,竹子均是一节节劈的,这让张建清很讶异。他从最基础的劈篾开始教起,手把手教当地人如何劈整根竹条,保证竹节处平整。授课时,张建清还用当地的竹子现场编制工艺品,给当地人观摩。

 

靖江的篾匠已越来越少,竹篮、筛子、簸箕之类的竹器已随着竹园锐减基本消失。“再过几年,如果我眼神不好了,就没法再做了,现在能保存一些,以后还能随时摸摸看。这辈子,我就喜欢上了编制竹器这一件事。”张建清说。(全媒体记者陆程红 特约记者秦洁 孙俊 唐海燕 摄影陆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