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城管局:地图式管理创建四年 查处案件突破三万件

11.12.2015  11:39
 

江苏省东海县城管局在江苏首创“地图式”管理城市模式,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市容环境、服务民生为目的,多措并举成功运行了四年。四年间累计处置各类案件累计突破三万件,其中数字城管网络上传案件14980件;122民生热线来电投诉3860件;群众来电投诉案件2380件;受理市民电话投诉、路面垃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城管案件8869件。各类案件按期结案率99.95%。地图式管理正成为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是面向城市居民的信息化服务的平台。因此,该局创建的地图式城市管理模式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质服务品牌”。同时吸引省内外多家城市前来取经学习。

地图式管理城市是形势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随着该县经济日益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问题、矛盾日渐凸现。该县城管局结合实际情况,于2011年11月初,在江苏省内首创地图式城市管理新模式。从此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管理是“撒大网”式,人员和车辆全部上路,将市容、环卫、渣土、亮化、户外广告等“一锅烩”等状况,市容市貌管理秩序井井有条。该县城管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按照“地图式”城市管理模式,把县城区域30平方公里面积,依据管理模式划分为四大片,14个网格,同时根据各区域内存在问题轻重程度,以不同颜色标识,定岗定人定位实施管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四张城市管理图。

首先是制定城市管理一张主图。 这张图涵盖了县城3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达到一图在手,了解全城区域情况。 其次是违建防控图。 以前,对县城的违建处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加之管理范围广泛,人员精力有限,往往发现时,违建项目已基本形成,再拆除造成困难。有了违建防控图,对违建行为一目了然、发现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年来,该局以规划执法大队为主,50多名执法人员根据违建防控图管理要求,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分散巡逻、集中拆除违建项目。先后拆除多益园小区、金陵御花园、东蔡、西蔡、徐海路广场、山后、玉带河等违建项目1000多处,拆除违建面积45000多平方米。 三是环卫保洁图。 对城区主次道路500多万平方米面积,按区域分成四大片,69个路段网格,实行定人定岗保洁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四年来,在市局目标管理考核中,环卫保洁工作受到好评。 四是市容管理图。 以前进行市容管理,执法人员都是坐着车满街巡逻;现在是按地图式管理模式,划分为4个片,2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至5名执法人员徒步巡逻。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拉近了执法人员与市民的距离,较好地树立了城管执法人员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为加大推进“地图式”城市管理的力度,四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购置道路清扫车、高压冲洗车,压缩式垃圾车,装载车、侧装吊桶车、密封车,敞口式垃圾车等环卫设备,80多台套,添置垃圾桶2600个,果皮箱2200只,三轮保洁车350余辆,全部按照“地图式”管理的网格予以分配。地图式城市管理模式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城管工作者的“出现率、管事率和尽责率”。为进一步深化地图式管理城市机制,该局以“地图式”为抓手,将城区6条主干道、23条支干道、40多条巷道路进行细化管理,实行路段长责任制,122名城管执法人员、40多名机关科室人员全部分配到各条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管理机制,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激发了全体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既提高执法工作效能,又全面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为东海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增色添彩。(江苏省东海县城管局:段邦春  鲁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