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走在前 创新举措可推广

15.08.2015  13:06

  国务院第三方评估组点赞江苏改革亮点——    

  新华报业网讯 “江苏省委、省政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走在全国前列,许多创新举措具有示范推广意义。”最近,受国务院委托,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带领第三方评估组到我省调研,听取省委、省政府和省审改办及相关部门、市县落实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措施的情况汇报,并赴镇江、盐城、南通、苏州及盱眙、东台、如皋、常熟实地调研,对我省改革亮点频频点赞。

  顶层设计清晰

  推进“517”一揽子改革

  “517”是我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揽子改革的基本架构,去年7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实施意见》,确立“建立5张清单、搭建1个平台、推进7项相关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今年初,省政府部门5张清单1个目录全部上网公布,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启用,7项相关改革有序推进,一揽子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政务服务平台是推进简政放权的重要载体,我省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上下联动的省市县乡(镇)村(社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普遍开通12345统一便民服务热线。网上办事大厅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为一体,实体大厅实现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

  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一体化管理,江苏政务服务网暨网上办事大厅已上线,53个部门的38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13个省辖市和98个县(市、区)先后建成政务服务中心,由原来“跑多个门、办一件事”为“进一个门、办各种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突破关键环节

  优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省及时完善政策措施,抓住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破题。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我省被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列为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省。上个月,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在盱眙县揭牌,首批13个部门的115项审批事项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原来53枚审批专用章由1枚印章替代。

  南通市、苏州工业园区、大丰市也将开展此项改革试点,按照“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基层政府现代治理体系,我省确立“相对集中许可权—分类监管和服务—综合执法”的“橄榄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思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南京、常州、南通、徐州、盐城、昆山、泰兴、沭阳已经中央编办批复,开展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全省98个县(市、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管理“三合一”改革已到位,成立市场监管局,初步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

  既要放也要管,我省加快构建“1主7辅”事中事后监管体系。“1主”即省审改办牵头制定的全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7辅”即省发改、经信、工商、质监、食药监、安监、环保等7个重点部门分别制定的投资管理、信用管理、市场公平交易秩序、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事中事后监管办法。“1主7辅”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动政府工作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建立以信用监管为轴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五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

  基层先行先试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简政放权等不起、慢不得,我省鼓励基层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镇江开展“多评合一”、区域性评估,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阶段涉及的节能、环境影响、碳排放影响等7项评估实行“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审批周期由原来的141个工作日缩减到50个工作日。

  常州推行企业建设项目“七图联审”,将分散在7个部门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等职能整合,“一门受理、并联审查、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统一收费”,审图时限从原来的42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

  从2013年启动“先照后证”改革,到今年4月试点“一证一号”改革,宿迁商事制度改革领跑全国。到7月底,已有69家单位参与“一证一号”改革、发放新码证照638份。

  如皋推进重大工业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容缺审批”,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各环节前置或互为关联影响的事项并联审批,原来66个审批环节压缩到5个并联环节。

  本报记者 黄伟

原标题: 简政放权走在前 创新举措可推广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