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管局约谈4家网络订餐平台 签署安全承诺书

29.08.2016  12:47

8月26日,市场监管局集体约谈我市4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签署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

 

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是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经营业态。目前,我市有百度外卖、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等4家平台。

 

据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由网络订餐而引起的消费纠纷日渐增多。为保障大众网络订餐消费安全,市场监管局现在起全面整治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订餐行为。集体约谈会上,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向四家平台解读了《食品安全法》等涉及网络订餐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接受网络订餐的餐饮单位不仅要有营业执照,还应具备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同时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体门店。第三方平台对入网的餐饮单位有连带责任,如入网餐饮单位在资质方面作假、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第三方平台有连带赔偿责任。

 

9月30日前,四家平台将根据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清理已入网餐饮单位,排查其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实际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上的地址是否一致、是否超范围经营等。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四家平台暂停前期未经资质审查的餐饮单位入网经营,待通过资质审查后再入网,对一直不办理合法资质的入网餐饮单位作出强制下线处理。

 

10月起

 

将按新规

 

查处

 

10月1日起,《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开始实施。新办法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基本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细化了严重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

 

市场监管局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科科长朱靖娴介绍,10月1日起将按照新规对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行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网络餐饮服务单位是否持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含餐饮服务许可证),以及网络经营许可项目;第三方平台是否在网站首页或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真实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文字信息及图片,公示的许可证标示地址是否为入网餐饮单位真实地址,是否存在借用、变造、伪造许可证等情形;加工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形,如饮品店经营饭菜,持食品流通许可证或仅有食品销售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却在经营餐饮等,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严厉查处。

 

两项制度

 

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此次整治将重点建立信用惩戒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部门将督促第三方平台建立入网餐饮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在平台页面公示违法失信行为记录,以便消费者选择。信用评价体系包含消费者对入网餐饮单位的评价、第三方平台对餐饮单位的评价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等监管信息内容。对存在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集中或者诚信记录不良的餐饮单位,采取调整搜索排名、暂时或永久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惩戒措施。

 

根据建立投诉处理制度的要求,第三方平台应建立消费者与入网餐饮单位调解制度,第三方平台不能提供入网餐饮单位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向消费者先行提供赔偿。第三方平台应在平台醒目位置公布投诉电话、邮箱等消费者投诉方式,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职管理人员。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第三方平台投诉,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全媒体记者陆程红 通讯员赵洁)

 

相关链接:

 

市民网络订餐注意事项

 

首先要查看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第三方平台主页面显著位置是否公示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在自建网首页显著位置上是否公示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若没有公示,则说明该经营者没有按规经营。另外,根据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还应当同时公示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信息。相关信息应当画面清晰,容易辨识。

 

根据要求,不具备冷链配送条件的平台,不应当配送冷菜、生食、冷加工糕点、预拌沙拉等需要冷藏保存以保障安全的食品,市民订餐时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