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第一版):培塑新产业,除了创新还要耐心

03.01.2017  18:01

  编者按 “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的今后5年江苏重要的发展取向;“着力强化产业特色,振兴实体经济”,则是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明年工作着力点之一。近年来,通过创新,省内一些城市已然崛起一批特色产业。近日,记者选取三大创新特色产业基地进行了深入采访,寻找这些产业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密码”,同时也探寻未来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难点与突破口。

  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把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这个极微小的长度单位,标注着苏州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新时期内,肩负着苏南创新示范区建设重任的苏州工业园区对“聚力创新”又有着怎样的思考?

  十年培育“慢”产业

  从决定发展纳米产业开始,苏州的纳米之路已走过10年。

  一片2英寸(约5厘米)直径的白色半透明、塑料质感的小圆片,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高达5000美元,而且一片难求——这就是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氮化镓晶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维科技”,采用纳米技术可批量生产2英寸氮化镓晶片,国内唯一、世界前三,并已完成4英寸氮化镓同质晶片衬底的小批量生产。“高科技产业从萌芽到成长、成熟,有一个漫长的生命周期。”该公司总经理王建峰以氮化镓生产线举例说,“先要打破国外垄断,自己制作装备,之后再开发工艺、研发生产……这前后就花了约10年。”

  “10年前苏州决定发展纳米技术产业时,也有些人不太理解,将纳米技术产业提到如此高度的少之又少。”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张东驰说,“纳米产业和其他产业不一样,更基础更广泛,出成果也更‘慢’。必须有耐心,才能走得更远。”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希军对记者说:“一个区域,选择什么样产业的布局,应该要考虑到5-10年后的产业发展趋势。”他说,园区在2006年就与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而筹建纳米所的那几年,很多人对纳米技术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前瞻性的眼光加上“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成就了苏州工业园纳米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纳米技术产业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创新实力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目前全世界共有8个纳米产业区域,苏州是其中之一。今年9月,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在园区开工启动,引起了科学界广泛关注。这一世界首个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标准在建的纳米领域开放性科技公共实验平台,建成后将为苏州、江苏及全国纳米科技发展提供新动力。

  截至今年11月,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整体企业数、就业人数、总产值分别达到407家、2.75万人、3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5%、26%。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企业中,超10亿企业6家、亿元企业50家、千万元企业77家,千万元以下企业276家,构成阶梯式产业分布形态。

  纯市场做不了新兴产业

  如果说,技术的创新,决定了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可能;那么,包括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的集成创新,更决定了一个产业能走多远。

  “纳米技术如同一根金丝串起了众多产业,也为园区带来了丰富的上下游业态。”张东驰说。考虑到纳米技术研究方向多且分散,为避免无序发展,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寻找适合园区纳米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逐步发展起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微机电系统、氮化镓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

  例如,微机电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构建了国内最优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已聚集产业领军人才50余人、高端技术人才1600余人。

  “产业公司好比幼苗,产业政策和资本就好比是阳光和水,而园区的产业环境就是幼苗生长的土壤,土壤越肥沃,幼苗生长越快。”张希军说。不过,他坦言,纳米产业是新兴产业,眼下,单纯靠市场配置要素行不通。因此投资纳米,仍需要政府引导。即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纳米产业,很大程度上也要靠政府来整合资源。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产业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先后建设了生物纳米园、纳米大学科技园、苏州纳米城等一批创新载体。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了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按照江苏省“一区一战略产业”思路打造的一个纳米产业创新示范平台。这一平台可加大园区乃至全省纳米资源统筹规划能力,通过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布局覆盖全省的纳米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和细分领域若干具有“引领性和原创性”的新型特色研究所,设立专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最终解决资源配置“碎片化”和社会资源“参与不足”的问题。目前,该中心正在绘制国内首张“中国纳米资源地图”,地图将“链接”国内所有与纳米有关的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相关企业等,园区纳米企业通过地图可以更方便地寻找上下游资源。

  “要想引导资本流向高精尖领域,还需要政策支持。”张东驰认为,国资投资科技创新,考核时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只看账面盈利数字。目前上海已在呼吁政府放宽国资考核条件,江苏国资的力量很大,如果能获得一定的政策引导,可以极大激发国资创新活力。

  “点石成金”的尴尬待破解

  廉价的材料经过纳米技术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了金贵的“纳米微球”,这一技术被誉为“点金术”。在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江必旺给记者看了一小袋“面粉”,“这就是纳米微球,我们按克卖,每克价值千金。”

  江必旺创办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是为生物药“去杂质”的产品,这是所有生物制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占据了整个药物研发成本的50%-80%。但此前,这项技术一直垄断在国外个别企业手里,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必须高价购买,间接助长了“看病贵”。“此前的技术只能生产出不均匀的硅胶色谱填料微球,国外企业通常采用先生产、再筛选的方法,耗时耗力。我们研发出了均匀的硅胶色谱填料微球,省去了漫长的筛选过程。”江必旺透露,这一产品一上市就倒逼着日本一家企业将几十万元/公斤的价格降到原先的1/10。

  但令江必旺困惑的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低廉,可以抵扣的金额少,企业需要支付比较高的增值税。事实上,跟传统企业不同,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原材料成本都很低,有含金量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智力成本。以“纳微科技”为例,与智力成本相比,材料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多的企业家还有一大盼望,那就是上下游能够同步创新。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新兴消费,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上下游企业来互相配合,无法形成终端产品推向市场。比如,有了氮化镓,视觉效果更好的激光电视就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但是,王建峰告诉记者,至今国内激光电视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就是因为缺少跟氮化镓技术相匹配的激光器生厂商。“国内无论是生产激光器的还是氮化镓的,都是初创企业,彼此都还需要提高自身技术,并且打通壁垒,实现上下游合作。”

  使用纳米技术生产的新能源电池可实现快速充电,将目前所需的几个小时充电时间压缩至几分钟。龙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瞄准这一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但快充电池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纳米技术,也与原材料密切相关。龙能科技董事长黄碧英向记者坦言,“因为找不到质量上乘、供应稳定的上游企业,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我们只能拉长产业链,把原材料选购等环节也抓在自己手中,严格把关。但这样做,也牵扯了我们科研攻关的精力。”

  本报记者 杭春燕 宋晓华 孟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