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岸再添9万株“竹柳” 有效吸附蓝藻净化水质

19.01.2015  14:40

  中国江苏网1月19日讯 经年一年的生长,十厘米高的速生树“竹柳”长出2米多高,由于吸附蓝藻净化水质、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成效明显,日前,宜兴境内的太湖西岸朱渎港南、八房港南等大堤外侧滩涂地正在增加种植面积,计划再添200多亩约9万株“竹柳”。

  无锡日报2014年6月1日曾报道,位于太湖西岸的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农业企业栽种像树又像竹子的速生植物“竹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检验,‘竹柳’对蓝藻的吸收能力比较强,而且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也比较好。”农业园相关工作人员说,经过东南大学的专业检测,在“竹柳”栽种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太湖大浦港口通往“竹柳”种植区的蓝藻输送管道口留有不少蓝藻的痕迹,很明显在管道口附近蓝藻多的地方,“竹柳”长得明显比其他区域的要粗壮,这也从侧面证明其对蓝藻的吸附能力。“竹柳”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薛志君说,“竹柳”成材后,虽可以用来加工成塑木材料,用来建造别墅等建筑,循环利用代替防腐木等,但毕竟成长期还需要五年时间。记者了解到,为将这一治理蓝藻的有效措施推广,当地政府部门不久前与农业园区“竹柳”项目方签订协议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薛志君表示,政府部门助推让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的研发中心即将投入建设,该中心将结合种植基地实际情况,在无公害生态治理太湖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小史)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