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十二红”,你家餐桌上有几样?

20.06.2015  14:55

  中国江苏网6月20日讯:无论是热门的粽子,还是冷门的“端午十二红”,“”始终是端午节的重头戏。而农历五月是各种蛇虫复苏出行的时节,因此端午的吃食更讲究祛湿排毒、祈求健康等内涵。

   端午十二红”,家家菜品都不同

  一提到“端午十二红”,很多年轻人都是一头雾水。而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炒苋菜、油爆虾、咸鸭蛋这些菜品,但真要把“十二红”都说全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关于“端午十二红”,他们大都可以数出五到六样相同的菜品,比如炒苋菜、咸蛋这些家常菜,其他的菜品则是各具特色。好几位受访的老人认为,凉拌菜肴只要是酸口的,都算作一红,比如凉拌黄瓜、凉拌茄子甚至凉拌粉皮,而红烧的菜肴也几乎都是各家的拿手菜。

  从事蔬菜销售生意的翟先生来自扬州,一江之隔的扬州同样有着端午节吃“十二红”的习俗,在他印象中,“十二红”多为红烧的大菜,红烧猪蹄、红烧黄鱼、油爆虾等。他的蔬菜摊上,苋菜还有一大捆,他表示,端午节最常见的红色菜肴大概就是苋菜了,他特地比平时多进了些。

  正在挑选苋菜的朱阿姨回忆,“记得以前考究点的人家会做红烧鸭等荤菜,现在条件好了,不会特意到节日再吃这些,但是老传统不能丢,还是要买一些红色的菜,装点下餐桌。”她还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独家”秘方,炒苋菜撒一把大蒜头,喷一点料酒,就能看出苋菜的红色来,也能把苋菜特有的香味逼出来。

   十二红”只是概括,不必拘泥于菜谱

  记者查询资料得知,“端午十二红”的“”有两个意思,一是菜品本身的“”,二是红烧的“”,因此有四碗八碟之宴一说。四碗是红烧黄鱼,红烧趴蹄,红烧牛肉,红烧鸡块;八碟又有四冷、四热之分,四冷为咸蛋、香肠、花萝卜、熏鱼等品,四热为炒苋菜、炒猪肝、炒河虾,炒鳝丝等品。

  要想买齐这十二红可不容易,记者按照这张菜谱,跑了一个菜场还没有找齐这十二道风味,苋菜、咸蛋、猪肉、鸡肉等颇为常见,但是黄鱼和熏鱼则要多跑几家菜场。

  我市民俗专家罗戎平表示,数字只是个概数,也不一定非要十二样,有的地方是“五红”,而我们这正好是“十二红”,其实都是端午时节常见的菜肴,没有必要完全按照菜谱上菜,比如烤嫩鹅、枇杷、杨梅、凉粉皮等都可以算是“十二红”。

  罗戎平说,关于“端午十二红”中的十二,主要寓意着成双成对、如意吉祥的意思,而红色则寄托着百姓希望生活过红火的寓意。

   端午粽不可少,礼盒粽已经不够卖了

  说到端午的吃食,不得不说的就是粽子了。昨天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卖场,发现礼盒粽子已经不够卖了。

  在大统华,已经找不到某知名品牌礼盒粽的身影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品牌礼盒粽的价格从50元到150元,全部是走亲民路线,其散装粽也十分热销。而其他品牌的粽子卖的也十分火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状态。

  至于今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工作人员表示,一是今年的价位设计合理,仔细算的话,礼盒粽其实比散装粽要来得划算;二是价位合理的礼盒粽正好适应了普通市民这一群体的实际需要,因此买的人相对增加了。(俞佳融)

   相关新闻

   端午节不说“端午快乐”而应该说“端午安康”?

  金山网讯最近,网络上流传着端午节不应该说“端午快乐”,而是应该互祝“端午安康”,这也引发了一轮热烈的讨论。有人持赞同意见,认为这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没有必要抠字眼,毕竟现代语文的文法上,“节日快乐”的说法其实就是节日里一个常用词而已。

  本地的民俗专家罗戎平更倾向用“安康”这一词,他认为从端午传说来看,端午节其实是纪念投身汨罗江的屈原,其实是一个悲剧。带着这种缅怀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说“安康”比“快乐”更适合。

  他进一步解释道,端午的很多习俗其实与安康挂钩,比如门上悬艾草、菖蒲就是保家门平安,不受蛇虫侵扰。过去喝雄黄酒,也是从保平安的角度出发的,因此从端午节的文化习俗来说,也是“安康”更加适合。(俞佳融)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