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率大幅增加 处理时间大幅降低

10.12.2015  15:40

  中国江苏网12月10日讯 为了更好地促进创优工作落实,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市城管今年陆续推出“巡查一体”、“扁平化指挥”等新举措,提高了数字化城管运行速度,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

  “巡查一体”大幅增加立案率

  从4月15日起,我市城管、公安部门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并开始试点实施,巡查一体,联动执法。鼓楼区黄楼、云龙区彭城、泉山区王陵三个办事处先行试点,8月17日主城区实现全覆盖。

  按照这一机制,将城管执法的巡查区域与巡特警、交警的巡逻区域结成互助巡区,交警、巡特警在巡逻时发现占道经营、违章搭建、道路塌陷、路灯杆倾斜、公共自行车站点破损、渣土运输洒漏等15项涉及市容市貌的问题,直接通过市数字城管系统上报,由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派遣至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处置;巡特警发现并通过数字城管系统上报的交通秩序类问题,列入徐州市公安局对交警个人的绩效考核。

  此外,对发现上报问题人员予以奖励,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

  “以往数字化城管发现问题,是通过视频监控、12319热线以及数字化信息采集员这些渠道,‘巡查一体’新举措实施后,巡特警、交警发现问题也可以辅助上报,自然提升了案件的上报率。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杨怀亚介绍,“巡查一体”实施后,随着试点区域不断扩大,该中心案件上报率和立案率在逐步上升,目前上报率和同期相比增加近50%。

  “扁平化指挥”让案件处理更高效

  以往,案件上报至市指挥中心后,下派要分四步。首先是市指挥中心向区级指挥中心下派,然后由区级指挥中心下派到所属街道,最后由街道下派至社区或责任城管队员。

  杨怀亚介绍,这是按流程逐级派遣的标准化体系,所以处理时间要把派遣时间考虑进去,“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案件,中心今年5月开始实施案件下派‘扁平化指挥’。

  何谓“扁平化指挥”?“扁平化指挥”就是指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减少行政管理环节,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扁平化指挥”在数字化城管处理案件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请各区、各业务处室和部门工作人员进驻指挥中心,不管何种渠道发现问题,由进驻人员实时对讲立刻下派,至少下派到社区一级。问题发生在哪个巡区?这个巡区由谁负责?‘巡查一体’实施后分工很明晰,进驻人员很清楚,如此大大缩短了案件处理的时间。

  昨日上午10点32分25秒,云龙区城管局进驻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陈一佳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云东一道街东侧公厕旁一店面有店外经营行为。

  10点32分36秒,当值的彭城街道城管队员就收到通知并快速赶往现场。

  “单从通知到队员的效率上,由原来的几分钟、十几分钟缩短至几秒钟,案件处理的总时间必然也会大幅缩短。”杨怀亚告诉记者。

  锁定“黑名单”强化攻坚重点处理

  城市管理不乏焦点、难点问题,此类问题能否解决是优化城市环境、营造良好市容市貌的关键。焦点、难点问题如何发现?

  “对于每天上报的案件,在立案、受理、下派的同时,还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立案统计和案情研判。研判什么?研判每天案件的高发类型、高发时间和高发区域,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和前期进行对比,分析出三次及以上的问题,将被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专项处理。

  杨怀亚告诉记者,“黑名单”确定之后,为了更好、更扎实地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治理,解决“黑名单”问题,市城管局采取机关人员包挂路段、驻区督办和巡特警现场核实等有效措施,对112条主次干道、21条难管路段、占道高发区域和551处“黑名单”点位逐一进行重点整治,取缔占道摊点5936处、店外经营12786处,市区主次干道95%以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以来,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共结案17.2万件,结案率98.73%。

  “巡查全覆盖,处理更高效,对难点重点问题处理更有针对性……这一新举措的实施,让数字化城管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同时也为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作出了贡献。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