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藩篱,激发科技创新大潜能

07.02.2015  12:16

  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列报道之三

  镇江设立通用航空产学研平台,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已有三个通用飞机整机项目落户航空航天产业园。本报记者 余萍 摄  

  建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国家赋予它的最大政策红利。

  这些年来,围绕培植适合创新发展的土壤,苏南一直在探索前行。南京构建“1+8”政策制度体系,让人才留得住、成果可转化;无锡打开人才国际化窗口,引领经济发展跃上新境界;苏州、镇江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纾解科技创新的资金之痛;常州探索“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新模式,提升经济发展内涵……可以说,借力改革,一个个束缚苏南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正逐渐冰消雪融。

  “弄潮儿向涛头立”。未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根本动力,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只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突破,最大限度地把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激发出来,苏南才能把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真正发挥示范作用。

  搭平台,让创新成果更顺畅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走进位于南京徐庄软件园的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伟峰告诉记者,现在的他又多了一个头衔——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位“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基于他的团队所研发的驱动变频空调的芯片技术。“以前,高校科研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即使成果卖出去了,最终转化得如何都不关自己的事。”孙伟峰说,这一次我们得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期1000万元支持,有了这笔启动资金,研发成果和产业链上的4家企业有了聚合一处、共谋发展的可能。

  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是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长出的一棵新苗。成立仅一年多的这个新机构,采用“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新模式,结合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需求,对省域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目前,根据我省产业布局需要,研究院已遴选研究所17家,发展省产业技术研发协会单位172家,拥有研发人员4200多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义东说,该院就是要通过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破解企业不会做、高校院所不愿做、政府不能做的制度瓶颈。

  在镇江圌山脚下的大路通用机场,近距离触摸“大棕熊”、“白鸽子”等各式小巧可爱的商用飞机,是一种全新体验。“这是华东地区近12年来获批的第一个通用机场,去年12月刚刚举行开飞仪式,是镇江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重要的配套设施。”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蔡正宝说。目前,园内已落户江苏中陆航星等3个通用飞机整机项目,有6个产品为国家商用大飞机项目配套,数量全国最多。

  让蔡正宝自豪的是,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有4处提到在镇江“开展通用航空发展试点”。而通用航空产业能较早破壳,正是基于镇江准确对接全国产业发展方向、较好整合了全国创新资源。2011年,镇江获批设立我省通用航空产学研平台,该平台不仅成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更是服务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引进航天三院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研发中心等4家子平台。园区专家顾问团集聚了全国业内顶尖“高手”,14人中有12名院士。

  1885家独立研发机构、2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的研发载体、5万多家科技型企业、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苏南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路途更顺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苏南创新型经济发展必将迸发出更加巨大的能量。

  强主体,让企业真正站到科技创新的“前台

  “习总书记说,要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举重若轻’,对此,我们企业太有体会了。”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十多年来锲而不舍地坚持自主创新,攻克光棒、海底低能耗光缆等一系列长期被国外垄断的世界前沿技术,亨通就不会成为今天中国光纤通信行业的高科技龙头企业。

  “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让企业真正站到创新的‘前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者,实现从‘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的飞跃。”副省长、省科技厅厅长徐南平院士说。

  “有制造、无创造”,曾经是我省不少企业的真实写照。一些实施“小步快跑”战略、靠贴牌加工赚取微利的企业,渐渐陷入生存危机。为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江苏出台了23条政策措施,让创新的理念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大财政直接投入,推行科技税收减免等政策,更是大大调动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光是项目设计方案,就写了150万字。‘惠龙e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也是我们企业的‘立身之本’。”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自豪地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公司视察,十分赞赏企业的创新精神,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企业强则产业强”。眼下,苏南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5143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4家,超百亿元的96家,在全国名列前茅。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了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联创软件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通过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苏南企业的市场话语权不断增强。

  促联姻,让金融创新更有力地助推技术创新

  “一套住房+一个专利,就可以轻松搞掂贷款。”江苏银行镇江科技支行刘骝总经理告诉记者,该行打破传统的融资模式,推出了“科技之星”、“风险资金池”等产品,办理了全省首笔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节省了大量融资成本。

  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草创时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时常遭遇资金短缺的“扼喉之痛”。面对这一共性难题,苏南不少地方积极鼓励金融机构量体裁衣,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构建覆盖创新链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者造梦圆梦加油助跑。

  “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食品安全检测,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伟说,为寻求成果转化资金,他们向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提出贷款请求,并很快拿到200万元贷款,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苏南地区科技与金融“联姻”这盘棋,渐渐越下越大。

  不久前,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苏州分中心正式启用,苏州交行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该行行长束兰根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打通投融资屏障,为企业走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苏州已初步建成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的“苏州模式”。

  也是在不久前,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南京中心挂牌成立,旨在更好地推动金融、创投以及社会资本与科技企业无缝对接;还是在不久前,无锡海峡两岸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成立,首次促成两岸4亿美元的金融合作项目;常州则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了科技风险补偿资金、科技借款、创投引导资金共10多亿元。

  “我省被列为国家‘科技和金融合作试点省’,并在全国率先探索设立科技保险风险补偿机制,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增至5亿元,1000多家企业受益。”省科技厅副厅长王秦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创投机构数超500家,管理资金规模超1500亿元,年均新增科技贷款余额70多亿元,科技支行、科技小贷公司实现“全覆盖”,这将为更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釜底加薪”,助其振翅高飞。

  本报记者 顾雷鸣 刘宏奇 庾康 高坡 邵生余 吴红梅 吉强 蔡炜 马薇 王世停 李仲勋 黄伟

  短评>>>

  牵住改革这个“牛鼻子

  耿联

  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等等新模式,让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个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有了真正改革的气息,也被注入更多创新活力。实践证明,激发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

  记得多年前就流行“产学研相结合”这一说法,其语境则是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之间在科技创新上的割裂状态。尽管“产学研相结合”呼吁了多年,但进展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掣肘是根本原因。而这些,亟待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来打破。

  现在创新资源和成果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科教单位,或被“束之高阁”或被“养在深闺”,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协同难度比较大,“孤岛现象”较为突出。事实证明,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项目单位各管一段,往往难以形成重大产业成果。如何把创新落实到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行动,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应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视察江苏时强调,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这“四个对接”,为我们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理应率先探索、作出示范。

  从目前来看,苏南各地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有的加大人才国际化力度,有的力促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有的探索校所企共赢新模式。但毋庸置疑,很多改革还刚刚破题,很多探索才刚刚开始,让束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冰消雪融,还需要更大力度、更多举措。

  如果说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块“试验田”,那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则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区”。作为承载着做出样本、创造经验之重任的试验区,苏南要牵住改革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要在落实推广中关村经验上率先垂范,在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调创新等方面先行试点,在完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考核机制上树起新标杆,在发挥金融创新助推技术创新上做出新探索。

  期待科技体制改革能为苏南新一轮腾飞插上最有力的羽翼。

原标题: 突破藩篱,激发科技创新大潜能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