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穿越时空守望和平

14.12.2021  20:08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题:12·13:穿越时空守望和平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申冉

  “84年前的寒冬,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城,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经历过苦难的南京,倍加珍惜和平,更愿世界和谐。

  12月13日清晨,朗朗诵读声从南京市瑞金路小学课堂里传出。这堂特殊的“”班会通过直播,吸引了中国各地30多所小学师生聆听。

  2021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岁末寒冬,气温低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黑色的“灾难之墙”前,各界代表静默肃立,和平鸽的胸针在晨曦中闪耀。

  这场和平守望仪式,蕴含人们对战争最深刻的反思,饱含对逝者最深沉的悲悯。祈愿和平,从这里引发同频共振。

  这场对和平的守望,跨越国界。

  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国际人士无法亲临公祭仪式现场。加拿大南京同乡会会长王海澄在线上发动了全球侨团、华文学校、留学生组织的同步公祭行动,并领诵《和平宣言》。

  世界各地网友“云上”点亮蜡烛、悼念逝者、祈愿和平。

  “95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际和平宣传部工作人员赵美娜,用网络的方式打破时空局限,“我们发起的‘烛光祭’全球烛光影像征集活动中,就有国际义士后代——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等发来的烛光影像。

  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发起“铭记历史·聆听和平”主题音乐歌词征集活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投稿信件纷至沓来。

  这场对和平的守望,穿越时间。

  由于年近百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缺席了今年的公祭仪式。在侄女谢学清的陪伴下,她在家中收看了公祭仪式电视直播。庄严的乐声响起,满头白发的谢桂英老人难抑激动情绪。

  谢桂英对中新社记者说:“我想叮嘱年轻人,好好工作,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望子孙后代永远珍视和平,好好生活。

  84年过去了,幸存者日渐凋零,截至目前,在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下61人。对这份沉甸甸的、带着屈辱和悲痛的家族记忆,幸存者后人们扛起传承接力的重任。

  “曾祖母在世时,总是说,‘历史是面镜子,万万不要忘记,要好好地为遇难的人们悼念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马雯倩向中新社记者回忆。

  马秀英希望年轻人都珍惜幸福生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马雯倩觉得,自己作为紫金草志愿者传递历史真相的工作,就是曾祖母期待中该有的样子。

  在历史面前,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而未来,将由当下人书写。

  “我们向全世界少年儿童倡议——争当‘国际和平小使者’,共建美好世界:和平需要争取,和平需要维护;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瑞金路小学课堂上,小学生们在“云上”向全球发出倡议。

  纪念馆内,和平大钟被撞响。惕厉钟声中,和平鸽腾空而起,在城市上空久久盘旋。(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