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空气质量全国第四 盐城擦亮生态新名片

23.10.2014  16:53

  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讯(记者 程光 周俊)“天蓝、地绿、水清,空气特别清新,家乡盐城真是越来越美。”今年国庆期间,不少回盐城旅游探亲的人士都发出了由衷感慨,而盐城广大市民也有同样感受,在秀美城市、田园乡村中乐享好空气。环保部日前公布的全国9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中,盐城位列第四,仅次于位置优越、环境独特的海口、舟山、拉萨,是环保部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我省取得的最好成绩,唯一一次进入前四名。

  
      一直以来,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总抓手,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坚持以环境容量倒逼产业转型,以资源禀赋推进绿色发展,“盐城好空气”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和生态名片。

  
      今年前三季度,盐城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向好,优良天气达199天,占总天数的72.9%,居全省第一。其中9月份,优良天数达10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是我省地级市最低,成为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去年,盐城空气质量曾连续两次进入全国前10名,9月份列第五,10月居第十。

  
      近年来,盐城市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坚持高端导向和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风电光电、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移动互联网等服务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化工企业,市区成为“无化”区,同时在招商选资中严把项目关,严控污染源。去年7月底,赴北京召开央企对接会前,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在盐城专门召开签约项目过堂会,逐一把关筛选,拒绝了10多个高能耗项目。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优先将高精尖产品运用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目前,盐城市新上项目呈现“高、轻、新”特点,传统产业项目不断调轻调优。

  
      大气污染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建筑、道路等多方面,盐城全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开展燃煤锅炉和扬尘综合整治,加大秸秆禁烧力度,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提升了空气质量。今年8家电力企业16台锅炉加强脱硫、脱硝工程治理,分别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2867吨、5454吨;15家电厂和8家水泥企业开展除尘提标改造,预计减少烟尘排放1762吨。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目前已整治燃煤锅炉70台,其中关停48台,改清洁能源22台。

  
      大气环境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盐城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立足惠及民生,编制了《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工业污染治理、控制交通污染、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宏观调控、从源头控制项目审批、综合执法监管等六条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空气质量更好更优,到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

  盐城市还通过不断加强环境监管,组织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危险废物专项检查、重点辐射和放射源专项督查、中高考噪声污染控制等多次执法行动,有力保障了环境安全,强势推进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今年选择其中42家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目前,24家企业完成治理,其余18家正稳步推进。组织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集中整治“双百日”行动,对建筑施工、房屋拆迁、码头堆场等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今年夏季,盐城切实采取多项举措,广大干群众齐心努力,严防秸秆焚烧,为全省唯一未被环保部和省环保厅通报有秸秆焚烧火点的地级市。

  
      同时,盐城市还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推进“绿色盐城”建设,全力打好沿海绿化、城镇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四大会战”,推进东台、大丰和射阳、响水、滨海五个万亩新林场建设,连续三年新增造林折实面积江苏第一,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31.48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5%,生态绿色已成为盐城的“金字招牌”。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