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化村200亩水稻试推“稻鸭绿色共养”

23.09.2015  18:22

 

图为孝化村水稻田内,鸭子在嬉戏。张园摄

 

稻田里养鸭,你见过吗?今年我市新桥镇孝化村用“稻鸭绿色共养”的模式试种一种新品种水稻,这种名为“苏香粳3号”的水稻10月10日就能收割上市。“我们不仅种植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鸭稻’,还选用提前上市的新品种来巧打时间差,这一季大米一点都不愁卖。”孝化中心村党委副书记王文彬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孝化村的稻田有一种未经人工雕琢的原生态味道:稻田间有一条狭长的蓄水池,池埂上间或有一两个缺口,引自长江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一亩亩稻田;每一亩稻田里,都有数十只鸭子游戏其间。这里的稻秧,也与别处不同,颗颗浓绿壮实,但却不很整齐,偶尔还能看见缺苗断垄的地方。尽管这里处处原生态,不过稻田四周不断巡视的农技员,则提示人们:这是一片不同寻常的土地。

 

这些鸭子已经在地里‘工作’了两个多月了。”王文彬说,“可别小看这些鸭子,有了它们,我们的水稻可就变成名符其实的‘金稻’!在常州,一斤这样的鸭稻大米能卖到上百元,还疯抢呢。

 

鸭稻为何如此金贵?王文彬介绍:“近年来,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一个困惑就是优质不优价,明明生产的是品质非常好的绿色有机食品,却很难让消费者相信这一点。稻鸭共作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鸭子在稻田中生活,喝水采食,如果稻田有了污染,鸭子就活不了。所以这一技术应用,就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了原生态的稻田,相信了稻米的安全性。”有着多年农业生产销售经验的王文彬透露道。

 

新桥镇农推中心主任吴金福介绍,稻鸭共作的原理在于鸭子喜水,可在稻田生存,同时鸭子是杂食性动物,既可吃草又能吃虫,鸭粪还能肥田。选择野性较强对喂食不依恋的鸭子放进稻田,可以起到除草、除虫防病、增温、浑水肥田和刺激生长五种作用。由于有机鸭稻营养安全的名声在外,今年孝化村的200亩鸭稻,刚刚种进田间,就被国内最具实力的网上超市“一号店”相中,签下意向销售订单。

 

此外,今年孝化村还选种了水稻新品种“苏香粳3号”,这种有“国庆稻”美称的水稻新品种生育期比常规水稻短了近一个月,预计10月10日就可开镰收割,规避了新米扎堆上市的高峰期,更有利于抢占市场。“缩短了生长时间,还可以减少用工量,在节约农本的同时提高大米口感。”王文彬说,虽然有机鸭稻亩产只有七八百斤,是传统水稻的一半左右,但效益却是传统水稻的近10倍。目前不仅大米不愁卖,稻田里生态养殖的鸭子、鸭蛋也很俏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