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领新常态 实现工业换挡不失速

10.03.2015  18:04

  编者按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支撑经济平稳运行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引发了地方工信系统代表委员围绕地方工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建言献策。 

  李朝兴代表:加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中国若想在新的格局中胜出,惟有加快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才能实现。

  李朝兴强调,我国必须坚持实业立国,防止过早去产业化、去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的基础。要围绕打造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个目标,结合“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制订,加快制订“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路径、目标和行动计划,并使其成为国家战略。

  一是改革撬动。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方面做好减法,重点清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另一方面做好加法,加强依法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能力,推进行业自律,守好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红线。

  二是开放带动。新一轮开放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要抓住自贸区、“一带一路”的新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机制,引资、引智、引才,走出一条开放的强国之路。 

  三是创新驱动。要加快创新资源、创业资源等和产业的合纵连横,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力争在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重大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基础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我国工业基础能力与国产智能技术、产品和装备水平。着力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加快推动工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壮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四是人才拉动。要实施人才引进和培育战略,一方面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另一方面,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紧紧围绕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是环境牵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牛鼻子,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工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加快节能环保、再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

  邵志清代表:平衡制造业内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新常态下,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的活力来自于改革。要通过改革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实现动力的转换和机制创新。

  结合上海的实践经验,邵志清介绍,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做法可以归纳为减量和增量两个方面。目前,上海每年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会有600~700项任务目标。今后,上海将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预计2015~2016年每年将有1000项任务目标。这是上海的减量工作,但相比而言,增量工作更加重要。

  增量其实就是要利用好新经济。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思维,搭载传统产业发展,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这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将孕育并催生新的产业,从而实现国人期待的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更好地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

  邵志清认为,当前上海制造业在不断向高端迈进,总体质量和效益在不断上升。通过一些数据可以看到,近年来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和利润不断增加,增速也高于一般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未来上海还将不断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最终实现新兴产业引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在制造业内部做到协调平衡发展。

  王信代表:把技术进步列为发展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信的分组讨论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他提出的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代表的认同。 

  王信指出,传统产业是山东省工业的主体和优势所在,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产业占到全省工业总量的80%以上。但在新常态下,部分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到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适应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新常态,工业提质增效首先要坚持底线思维,不断促进传统产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他认为,每个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背后都会蕴含新的增长点,只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能重新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推动传统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实现新的增长。要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实施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努力把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对接到项目和企业上,推动传统产业链提升。紧紧抓住当前消费需求变化带来的新增长点,引导企业抓住机会开拓市场。 

  其次是要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发展动力转换。他认为,要坚持把技术进步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一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三是坚持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王信表示,当前发达国家正在积极谋划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再布局,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性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应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 

  四是标本兼治促进绿色循环发展。治标就是要抓好产能过剩矛盾的化解,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治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新常态带来的倒逼机制,坚持均衡持续的节能工作要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量交易等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增长质量。 

  王信进一步建议,当前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在研发上仍然存在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推广上也存在商业保护、投资风险等瓶颈制约。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定期发布国家级关键技术研发名单,引导企业及研发机构积极承担、参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集聚社会创新资源。在支持政策方面,建议国家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力求尽快实现突破。在重大技术成果推广方面,建议国家采用购买的方式取得技术成果产权,免费向企业推广;同时,建立保险补偿机制,降低采用新技术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投资风险。

  张震宇委员:确保工业减速不失速 

  2015年被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后,中国经济是否会断挡失速?工业经济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震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国工业占经济总量的37%左右,地位举足轻重,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在工业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张震宇表示,新常态带来了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的矛盾加速暴露,创新能力弱的劣势进一步显现等。与此同时,新常态也带来了新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工业产业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大逻辑。必须始终遵循这一大逻辑,确保工业运行在合理区间,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一要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速度一旦掉下来再想拉上去就很难,新常态下必须确保工业减速而不失速。否则,就难以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也难以为结构调整创造空间,更难以为动力转换赢得时间。所以,要千方百计稳定工业运行。 

  二要把调结构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我国工业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以稳增长为调结构创造条件,以调结构为稳增长强化支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工业结构持续向中高端迈进。 

  三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在继续发挥好投资和要素驱动的同时,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在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载体、实施创新专项、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四要创新新常态下推动工业发展的方式方法。新常态下,政府不能再简单依靠行政命令或者用超越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来推动工业发展,必须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好,更加注重市场机制作用,把更多精力用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

  牛弩韬代表: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新常态既面临诸多新挑战,更蕴含难得新机遇。结合安徽工业发展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牛弩韬指出,发展不足源于发展不优,发展不优也是发展不足。

  坚持转型发展,实现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的统一。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抓发展,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坚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发展方向,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四化”改造方向。

  坚持创新发展,实现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牛弩韬建议,相关部门要围绕打造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等四大链条,聚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要素,建立创新联盟+创新基地+创新基金+创新人才的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坚持融合发展,实现培育新业态和创建新模式的统一。未来,安徽将坚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建设工业强省的制高点,把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作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工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文明建设相结合,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新期待,着力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致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节能改造、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工业节水、绿色建材等,重点支持100个节能环保项目建设,确保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0%以上。

  胡树华委员:依托项目带动产业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胡树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正在思考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些问题,包括产业创新升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还需要出台具体措施。 

  “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还缺乏一些非常具体的、前瞻性的、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计划或工程。”在他看来,要依托重大工程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进程。同时,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新能源、新网络、新材料为传统汽车产业的嫁接和提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完全可以以改造汽车产业为契机,形成覆盖全国、波及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格局。”胡树华表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最多的词汇,也被看作是2015年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胡树华认为,除了现有的财税、金融政策之外,我国还要建立覆盖面广、可持续性强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小微企业发展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个长远发展计划,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保姆式、全方位、全内容覆盖的服务体系。 

  谈及新常态下湖北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胡树华表示,湖北省正在全面实施“一主两副”和“两圈两带”战略。在这两大战略带动下,湖北省已经形成了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未来湖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主要依托重大项目的带动。

  谢超英代表:吸引企业进入创新链   

  只有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表示,目前,湖南正在编制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推进的产业目录和路线图,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企业主体加入这一活动当中,加快创新发展。 

  谢超英表示,近年来湖南发展经济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湖南传统产业的分量较重,这也意味着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压力非常大。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超高压电气设备等行业发展。 

  二是以产品为中心带动产业创新。打破创新产品推广应用难的制约瓶颈,是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关键。近年来,湖南省以创新产品为中心,不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认定奖励制度、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认定奖励制度。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了新能源汽车乃至全省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 

  三是以政策为支撑引导产业创新。据介绍,目前,湖南省已初步形成了让市场决定创新方向、检验创业成果的浓厚氛围和明确政策导向。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作为中部省份,湖南创新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机制还不够灵活,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谢超英建议指出,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湖南下一步需从两方面入手提振工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是抓住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是毫不放松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李小松代表:期盼产业发展政策特惠 

  结合青海实际,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小松表示,青海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工业基础薄弱直接相关。目前青海的柴达木经济试验区正在发挥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做好顶层设计,并给予特殊政策,尤其是在“十三五”规划的制订过程中,从产业等方面对西部经济发展给予政策倾斜。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青海经济也面临着经济下行的挑战,而且一些行业下滑得还比较多一些。由于青海有90%的面积都处在保护区内,所以经济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协调好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加快发展。

  他表示,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倡创新发展,这不仅是时代要求,也是青海经济未来发展必须借助的关键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也遇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未来青海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青海将借助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现在,青海省与工信部签订了部省框架合作协议。协议之下,工信部对于青海发展给予了资金和政策等有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钾盐产业每年可获得5亿美元的收益,远远超过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钾盐产业支持的投入,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继续支持钾盐产业的发展。

  此外,电解铝加工业也是青海的特色产业之一。高原缺氧、干燥的自然环境条件都是铝加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企业不用增加投资,就能生产出与其他地区同样质量的合金产品。这是青海的优势,也是青海未来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未来青海将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目前,青海企业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机械自动化与信息化结合的实例,效果很明显。两化深度融合是青海产业经济发展的翅膀。青海对于两化融合的期盼比东部地区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