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20.01.2015  09:36

  2014年,我省扎实推动各项体育工作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落实。去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推进方式。全省90%的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建健身步道600公里,为经济薄弱地区行政村新建健身路径1203条,建成体育总局试点拆装式游泳池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全省全民健身日、“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等大型群体活动,各地举办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基层体育联赛,以及元旦健身长跑、社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形式丰富多彩,社会反响热烈。发展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56名,举办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班102期,参培人数达到10000名。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加快发展,苏南乡镇街道覆盖率达95%,苏中苏北覆盖率达80%以上,全省共登记团体会员15000余个,个人会员170万余人。

  

  2015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一是积极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苏南80%、苏中和苏北60%左右的市、县(市、区)达标。二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科学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实现多元供给,促进体育消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结合编制“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起草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三是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扶持5000个行政村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支持257个乡镇建设多功能运动场,继续推广拆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建设,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500公里健身步道。启动2016年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筹备工作,创新办赛机制和组织形式,努力扩大群众参与面。加强健身气功管理,创建健身气功示范省。定期组织优秀运动员深入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参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加快“智慧体育”建设步伐,推动群众体育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各级全民健身数字地图,集成全民健身场馆、组织、活动、方法等各类体育信息资源,为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场馆预订等服务。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报告,总结推广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试点经验。四是增强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城乡体育社会组织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协和单项运动协会。通过资金扶持、评估引导、规范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参与体育社团建设,支持协会组织发展体育俱乐部,采取定向购买、委托购买、公开招标等形式,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发展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名,实施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