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打造警网融合“试验田” 精准破解治理难题
社区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岗哨。到2022年,我省将基本形成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网格+警格”融合联动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
南京市秦淮区通过施行“警务+网格”模式,畅通社会治理“毛细血管”,把警务工作延伸至基层,不断提升辖区社会治理水平。今年初,该区被确定为全省网格化社会治理联系点,在新起点上着力探索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秦淮样本”。
数据导航,精准破解治理难题
微警务线下体验区、网格化展示汇报区、研判分析区、指挥调度区、日常办公区……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区域内,工作人员在井然有序地处理各种数据信息。
今年7月,秦淮公安分局率先高标准打造集联勤联动、指挥调度、研判分析、指令派发、分流消化等功能于一身的“两个中心”。秦淮分局指挥室副主任褚弘坤介绍,一方面,我们将网格员上报的信息,涉及公安职责范围的,流转至公安内网平台,实现联动处置;另一方面,将公安机关110接报的非警务警情和非紧急求助、基层民警工作掌握的社会治理范畴信息,推送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畅通非警务警情分流。
“秦淮区共有社区民警169名,需要管理实有人口110万人,治安管理面广量大,工作中难免出现堵点。”秦淮公安分局民警唐丽颖说。
2018年起,秦淮全区1250个基础网格与158个警格叠加融合,与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建立指挥调度通道,形成警网互联的基本架构,充分实践“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一改过去数据不融、平台不通、部门职责不清、共治力量不足等问题,让网格化精准治理的成效得以显现。
今年,秦淮公安分局研发上线“秦淮e家”平台,建设区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数据库。“‘秦淮e家’就像是社区民警的眼睛和耳朵,让我们能更加及时准确掌握社区内出租房屋动态。”秦淮公安分局民警李伟说,通过数据精准服务专项整治,“我们实现从人到房再到人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闭环监管”。
强化数据赋能,打通数据关节,提升网格化共建共治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秦淮公安分局对居住证平台全区流动人口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核查推送22.1万条数据,为疫情防控和基础管控提供有力支撑。
警网合璧,基层治理如虎添翼
2017年起,“秦淮e员”信息员队伍出现在市民身边,成为警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
“我们以每100户配1名‘秦淮e员’网格信息员的标准,整合社区内社工、党员、楼栋长等多方力量,建立‘秦淮e员’信息员队伍。”秦淮公安分局局长陈军介绍,对于这支2046人的队伍,分局制定日常工作规范、信息采集流程、表彰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对信息员的引领、指导、带动作用,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运作,实现“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采”。
两年多来,这支社会治理新军的全面融入,让网格员不再“单打独斗”;警网资源深度融合,也让民警执法“如虎添翼”。
今年以来,“秦淮e员”信息员队伍共向社区民警提供各类信息11.6万多条,其中涉及疫情类信息2.3万多条,涉及外来人员排查信息1.8万多条,小区封控信息3017条,排查各类隐患信息1395条。
多元共治,从单打独斗到全面联合
种好“警网融合”这片“试验田”,离不开多部门力量融合打出的“组合拳”。
秦淮公安分局会同区委政法委拟定《秦淮区“网格+警格”联动融合实施方案》,推动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向街道、社区、网格下沉。该局还会同多部门发文确定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工委委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或居委会委员。这样的角色融合,让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工作得以更高效高质推进。
秦淮公安分局还从物理融合、评价融合两个维度发力,深入推动“警网融合”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区116个社区警务室中,有一半与社区合署办公,建立警网两格双向评价机制,以考核促融合,实现联动共治。
“我们积极推进公安分局网格联动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室与区、街、社区三级网格化中心融合运行,探索形成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分局网格联动中心,街道及属地派出所、社区及社区警务室三级示范点,全方位打造‘警网融合’样板。”陈军说。(林元沁)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