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普日专家说热点:满目转基因能否放心吃

25.09.2015  22:04

  “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食物都跟转基因相关。中国年进口转基因粮食1亿吨。转基因技术是生物农业、医药、制造现代生物产业的支柱,发展前景广阔。但仍有不少人对转基因技术存在误解。”江苏省科普日日前在南京开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大昉做首场高端科普报告——梳理转基因食品的热点问题。

  转基因作物为满足人类食物需求作出巨大贡献。上世纪七十年代转基因技术问世,1996年转基因作物进入产业化。到去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8亿公顷,全球八成大豆、七成棉花、三成多玉米、两成多油菜均为转基因植物。在美国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均超过总面积的九成。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增长,但增速缓慢。当年起,我国从国外进口转基因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去年已超过1亿吨,占我国全部粮食总产的六分之一。”黄大昉说,耕地有限,劳动力锐减,单凭常规技术和传统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对粮食增产的迫切需求,难以突破资源、耕地、人口等瓶颈。黄大昉直言,我国每年进口大豆7000多万吨,如果粮食进口被国外控制进不来,就会给经济、社会和民生带来严重问题,国家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据介绍, 转基因技术,为农业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提供了有力手段。有一种基因抗稻飞虱虫害,科研人员将其分离,转入不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培育抗稻飞虱新品种。转基因作物有许多优良特性,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此外,医院从检测试剂到各种药品、疫苗多是转基因产品,氨基酸、乙醇等已应用到日常健康领域。环保产业中所用植酸酶玉米,能有效阻止牲畜垃圾磷造成蓝藻绿藻,防止沿海赤潮水污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们所穿棉质服装,95%以上用了转基因棉花。抢救危重病人需注射血清白蛋白,也是转基因制品。我国已初步建立完整的转基因生物技术体系。全国已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生产安全证书,分别是西红柿、棉花、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批准在市场上销售产品有4种,即:抗虫棉花、抗病番木瓜、转基因大豆、加工食用油的油菜。黄大昉认为,由于不了解转基因,不少人对转基因食物误解很深,有抵触。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转基因已广泛存在。

  “超市货架上能看到几十种食用油,厂家往往明确标注‘非转基因’食用油。事实上,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一样安全。”黄大昉说,转基因技术是新世纪最伟大技术之一,尚无证据表明它对人类健康有现实或潜在威胁。 (宋北辰 仲崇山)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