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芯片”为扬中企业腾飞“添翼”

26.07.2015  14:04

    

  在扬中市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全副武装”紧张地忙碌着,一片片蓝宝石衬底通过一台台精密的设备、一道道严密的加工流程被生产出来。“蓝宝石衬底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已申请和拥有专利33项,2014年销售量达360万片。”该公司负责人说,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悉,该公司目前已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项,参与2项国家标准制定。

  近年来,扬中市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已成为扬中企业发展的“隐形翅膀”,更为地方经济植入了长远发展的“科技芯片”。

  扬中市政府聘请了30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学者、专家为科技顾问,并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0多所高校院所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目前,扬中80%以上的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近200项,联合建立研发实体20多家,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5.3亿元。同时,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扬中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20%,高新技术产品达5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保持在70%以上的工作目标,并明确了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为扬中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提供“顶层设计”。

  此外,作为创新的主体,扬中各企业也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其中,江苏大全集团投资5亿元,成立国家级新能源研发实验中心;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都将公司全年销售额的4.5%用于技术研发;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新产品研发投入达6000多万元……在“崇尚科技、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中,一家家专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正稳步发展,并成长为行业“领跑者”乃至国际“单打冠军”。

  通讯员孙 薇李干荣

  江苏经济报记者陈春裕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