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程创优”系列报道(六)

11.12.2015  15:41

描绘碧波清流的生态画卷——中小河流生态防护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以前这条河河道淤积、边坡坍塌严重,到处都是垃圾,没人愿意来,现在可好了,不仅排水通畅,而且环境变的这么漂亮,我每天晚上都来散步,可舒服呢!” 在苏州太仓土生土长的张大爷,谈到盐铁塘这条家门口的小河时,满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盐铁塘只是全省中小河流治理后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根据规划,我省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项目共284个项目,总投资约80.3亿元。我省中小河流大多位于城郊结合部,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部分中小河流已成为城市中心河流。

传统的河流治理往往只片面强调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较少地考虑河道的生态或环境功能。因此,河道的护坡结构多数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甚至有的地方追求所谓的“高标准”河道,对河底进行混凝土浇筑,极大地影响了河流生态功能,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盐城东台市方塘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实施,水利工程在水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河流治理除了要保证引排水的基本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性,保证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绿化生态空间和休闲空间。生态护岸技术应运而生,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能够促进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的河道系统。

目前生态防护的技术虽已日渐成熟,但国内对于生态防护技术推广运用的系统研究十分鲜见,为全面提高江苏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2012年初,省水利工程建设局联合南京市水利局、河海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了“生态防护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对生态袋、格宾网箱等多种生态防护方式进行反复试验,从设计、施工、质检等各个方面,为生态防护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苏州市盐铁塘)

根据各地不同的水情工情、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中小河流生态护坡研究技术重点突出生态袋、格宾网箱、联锁式生态护岸等型式。生态袋利用土工格栅加筋保证边坡稳定,布袋表面可长出青草,有绿化的效果;格宾网箱生态护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整体性的钢丝笼网垫中填充块石护岸,通过石块之间的间隙进行水土交换以及植生毯(内填种植土、本土草种),形成绿色生态;联锁式生态护岸是由一组尺寸、形状和重量一致的预制混凝土块,用一系列经过每个块体内部的预制孔内的横向绳索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锁型柔性矩阵。

该课题通过对各类生态防护的适用范围、施工中技术难点、要点进行调研,在归纳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不同工程等级、不同水流动力条件,提出同一类型条件下的相对统一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工程的前期工作到竣工验收使生态防护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应用更加广泛。该项目研究工作的展开和研究成果的取得,将有助于生态防护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可以寻求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健康发展。如今,除了生态护岸技术外,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湿地保护等新科技手段也在江苏中小河流治理中广泛运用,经过治理后的河流,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生物多样也开始恢复了……


(南京市一干河)

各地正在努力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魅力的滨水环境。宿迁市结合工程建设,大力打造水利风景区,泗洪县结合老汴河工程,打造沿线风光带,使老汴河成为一条清水走廊,河水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走在滨河景区,看水赏绿,恍若行于翠绿之上,走于流水之间,仿佛再现了隋唐时期古汴河最负盛名的 “隋堤烟柳”之胜景。太仓市在中小河流建设中,围绕太仓“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生态宜居城市发展要求,大力推广生态护坡技术,着力于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水景观品味,让人在繁忙的现代都市中,重新回忆起“江南水乡”的倩影……

对水当歌,江苏的中小河流治理就像一个绿色的音符,为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又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乐章。(供稿:省水利工程建设局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