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与检察有机融合 武进检察科技促司法规范

18.11.2015  09:14

  10月25日,常州武进区检察院被最高检察院授予“科技强检示范院”称号。近年来,该院在推进检察机关科学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科技”为引擎,以规范为重点,加快检察信息化建设,加大检察技术应用力度,较好地实现了科技与检察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司法的公正和规范。

  科技手段侦查让嫌疑人心服口服

  “你们检察院运用科技规范、文明办案,我无话可说!”近日,武进区检察院反贪局依靠科技手段,严格按照办案程序收集了重要涉案证据,嫌疑人周某心服口服之余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该院反贪部门来说,办案时严格规范运用技术手段收集、固定证据,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

  据了解,由于办案难度大、办案水平参差不齐,当前反贪侦查中存在不规范办案多发、易发的现象。为此,武进区检察院不仅创建案件监督管理平台,对侦查的关键环节、重点案件进行监督,而且借助公安、电信信息系统,依法收集证据,并对调查取证特别是电子取证等侦查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由“重口供”向“重科技”办案模式的转变。

  今年初,该院出台《电子数据管理工作细则》等多项规定,明确电子证据的提取流程、提取方式,细化自侦部门运用科技手段办案流程、要求,建立了电子证据规范采集机制。经统计,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该院运用技术手段收集、固定、鉴别证据的案件数量达到了立案总数的70%以上。

  科技监督立案帮被害人挽回损失

  “如果不是检察院依法督促公安立案,我们被骗走的3万元钱肯定一分都要不回来了!”这是一起电话诈骗案件被害人齐阿姨在该院微博上的留言。

  去年,武进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一起诈骗案件时,发现公安机关没有对该诈骗团伙中的成员苏某立案侦查并移送审查起诉,原因是苏某不承认“账本”乃自己所写。细心的承办人发现这与被害人的说法并不一致,该院技术科提取了苏某的书写样本,将其字迹与“账本”进行了认真比对。经鉴定,“账本”笔迹与苏某笔迹一致,与被害人的陈述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该院凭鉴定意见,依法督促公安机关对苏某立案侦查,并依法追缴齐阿姨被骗钱财。

  近年来,该院的诉讼监督工作正由传统形式向科技形式转变,不断推出新的亮点举措。该院一方面借助文证、会计等专业司法鉴定技术,强化侦查活动监督;创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两微一端”平台,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有效防止了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现象。另一方面,该院创建了远程观摩庭审视讯平台,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对案件庭审活动进行远程监督和评议,切实促进了庭审的规范;依托“大统一”与“常检云”平台,做到案件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全网络化,实现了对监督重点环节的全覆盖、全监控,促进了诉讼活动的规范。

  科技保障权利律师忍不住点赞

  “之前听同事说,现在检察院申请会见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预约,很方便,我这次代理了案子也试着在平台上预约,真的三天内就有答复。”不久前,律师张明按照网上预约的时间见到了承办人,并取得了“许可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为检察院的工作点了赞。

  为了解决律师申请会见时路途往返多、沟通不便捷的问题,今年6月底,武进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协作、促进规范司法的意见》,在科技新手段的支撑下,推出“微信平台、检察网站、咨询电话”三种预约制度,并规定受预约的检察官必须当日给予答复,申请会见在押或被监视居住的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的嫌疑人,必须三日内作出答复。通过给自己“找麻烦”,该院有效地保障了律师的会见权。

  在为律师会见权提供更多保障的同时,该院也注重用科技手段给来访者、在押人员、涉案当事人提供更多权利保障。不论是刚设立不久的微信平台,还是早先完工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中心、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看守所执行监控系统平台等,在便民利民、保障权利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技强检的步伐已经迈开,我们将会借助科技手段,推出更多新措施,让规范司法成为更多干警的一种习惯。”武进区检察院检察长蒋国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