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太,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01.12.2014  14:43

写在太湖连续七年实现安全度夏之际

 

 

  太湖,这是一颗镶嵌在长三角的明珠,浩淼万顷,也一直是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

  太湖治理作为全国湖泊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检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太湖连续七年实现安全度夏,这一成绩,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在江苏的生动实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负重托,不负民望;凝心聚力,同策同力。一场场攻坚战,标本兼治;一招招硬约束,科学治太。“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铁腕治污不动摇、科学治太不松劲,努力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持续修复,希望能够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省太湖办负责人说。

   书写合格答卷:

  太湖治理连续七年实现“两个确保

  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这是治理太湖最为核心的目标任务。今年4月份以来,江苏深入落实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应急预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狠抓措施落实,太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连续七年的“两个确保”。

  让数据说话,用数据展示成绩。太湖流域水质继续保持改善态势,是最为有力的佐证。

  今年以来,太湖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要求,水厂供水水质全部满足或优于国家规定标准,未发生湖泛现象。太湖水质藻情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5.8,同比降低1.3,继续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3项国家考核指标分别处于Ⅱ类、Ⅱ类和Ⅳ类,浓度同比分别降低7.3%、29.2%和16.4%;参考指标总氮为2.10毫克/升,同比降低9.1%。流域65个重点断面达标率58.7%,同比升高8.7个百分点。15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无劣Ⅴ类。二是太湖藻情总体平稳。蓝藻首次聚集时间与去年基本相同,共监测到81次蓝藻聚集,同比减少13次;最大面积371平方公里,略大于去年同期;藻类密度最大值为12113万个/升,低于去年的28092万个/升,平均值为820万个/升,同比基本持平。

  成绩透示努力,成绩缘于多方面有利因素的聚合。据省太湖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太湖顺利实现安全度夏,可归结为三个“得益于”:

  得益于安全度夏体系完善,重点措施落实到位。巩固以太湖为水源的“双源供水”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建设成果,坚守安全供水底线;全面落实监测预警、清淤捞藻(草)、调水引流、湖泛防控等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控措施,继续实现了“两个确保”。

  得益于流域水质持续改善,蓝藻生物量总体趋少。流域重点断面达标率逐年上升,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的62.3下降到2013年的57.6,由中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蓝藻赖以生长繁殖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下降23.5%和30.7%。

  得益于今夏对控藻有利的天气水文条件。今年夏季,较长时间以阴雨寡照天气为主,特别是8月份气温较常年同期低1.4℃,降水量约多四成,日照时数仅为常年同期的60%左右,太湖平均水位较常年同期高0.38米,大幅降低了蓝藻生长速率,减少了聚集几率。

   凸显责任担当:

  铁腕治污不动摇科学治太不松劲

  “事必作于细,事必成于实”。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彰显的是江苏科学治太工作的责任担当,凝聚的是江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追求。

  从省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到做好省实施方案修编工作;从创新治太资金项目管理方式,到认真落实防控措施;从严格每日一线值守通报,到加强督查考核机制;从青奥期间特别防控,到4月至10月近7个月的严防死守……这里有“天道酬勤”的心血与汗水,更有合力攻坚的勇气与智慧。

  高位点推进。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太湖安全度夏工作。今年5月12日,罗志军书记在考察太湖治理工作时强调,要“全力保证饮用水源安全,确保实现太湖安全度夏目标”。4月26日,李学勇省长主持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正式启动安全度夏应急防控机制。徐鸣副省长、许津荣副省长也对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沿湖各地和省有关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展开。

  高标准发力。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太湖安全度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照省政府新修订印发的太湖蓝藻、湖泛应急预案,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检查落实各项应急防控措施准备情况;沿湖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修订本地应急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逐项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多部门联动。强化多部门联动督查机制。4月份起,环保、住建、水利、气象、中科院南京地湖所等单位全面实施监测预警,加强蓝藻巡测和湖泛巡查。为确保南京青奥期间太湖水质稳定,建立省、市、县联动巡查督办机制,工作人员赴一线值守,每日通报各地情况;加强水情藻情变化的分析研判,会商研究应对措施,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应急,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保障。

  全方位落实。治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全方位的力量,多策并举,合力治理。流域各地完善自来水厂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原水和出厂水24小时连续检测,实现安全供水约7亿吨;无锡、苏州市加强水厂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实战演练,保证应急处置设备随时正常有效运转;继无锡之后,常州市建成滆湖50万吨/日备用水源取水工程,全市初步形成“双源供水、双重保障”格局。省环保厅组织开展14轮太湖流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省住建厅制定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评价考核标准,推进自来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强化全过程饮用水安全管控。省水利厅指导沿湖地区加强饮用水源地、湖泛易发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水域蓝藻水草打捞和围挡,累计打捞蓝藻111万吨、水草28万吨,完成竺山湖清淤280万方,协调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调引江水12.6亿立方米、入湖7.1亿立方米。省太湖办加强应急工作协调和督办落实,联合省环保厅每月对主要入湖河流整治情况开展现场督查,通报存在问题,跟踪督办整改情况,促进河流水质改善。

  正是得力于顶层设计科学安排、应急防控扎实有效、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赢得了太湖水质稳中向好的趋势,让这个夏季乃至全年太湖水清起来、活起来、美起来。

   坚持问题导向:

  敢出招善应招打赢治太硬仗

  清醒的江苏人意识到,太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只是治太工作的新起点。对照中央的要求,对照“两个率先”的目标,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治理太湖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细照方能笃行”。对照国家治太方案新部署新要求,江苏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太湖富营养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总磷、总氮指标是制约水质持续改善的最大“短板”。去年,太湖湖体总磷出现反弹,部分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有所上升,同时总氮浓度居高不下,一些河流支浜水质常年较差。

  尤其是,治太工作已经进入攻坚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偏大,少数地方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等现象时有发生。面源污染逐步显现,治理措施急需加强。一些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已建成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农村治污设施运行监管不到位,长效管理比较薄弱,工程环境效益难以发挥。少数地方和部门工作中出现懈怠现象,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有所下降。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仍存在职责交叉现象,治太资金项目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个别河长工作不够主动,履职能力有待加强。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问题是奋进的号角。“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善做善成,大力提升治太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省太湖办负责人说,当前,太湖已进入枯水期,这一阶段历来是环境污染事件易发期。为确保全年饮用水安全,持续改善流域水质,省太湖办将协调和督促各地各部门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继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进一步巩固好制度成果。江苏将在总结分析几年来太湖安全度夏工作经验基础上,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两个确保”目标。比如:密切监控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完善供水应急预案,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在全流域推广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推动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将饮用水源地、太湖西部沿岸、主要入湖河口及湖泛易发区作为重点,抓紧制定并实施第二轮太湖清淤方案,同时,完善应急清淤工作机制。继续协调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视水位变化情况,实施望虞河引江济太,增加湖体水环境容量,促进水体流动。

  进一步发挥好制度优势。现在距完成年度治太任务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省太湖办将对照年度目标,加强工作督办,确保全年任务完成。按照“精准治太”要求,针对氮磷水质指标“短板”,督促有关部门出台氮磷污染控制方案;加强治污设施运行管理,切实发挥工程环境效益;推进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一步落实河长责任,加强枯水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督查,促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根据《太湖治理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做好省政府年度治太工作检查考核。对照国家总体方案2015年目标,认真查找差距,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提早谋划明年治太工作,确保新一轮治太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把实现安全度夏作为太湖治理的首要任务,坚持把提高控源截污水平作为太湖治理的关键之举,坚持把加强小流域水环境整治作为太湖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太湖治理的根本途径,这“四个坚持”说到底是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科学治太的活力与战斗力。据省太湖办有关同志介绍,江苏将推进省级治太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坚持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监督和管理同步到位,切实厘清事权、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将深化“河长制”管理,确保河长职责履行到位,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推动“河长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各地将抓紧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保障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和管护。对在建和即将建设的治污设施,有关部门将制订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及时开展绩效评估。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县或镇为主体的农村治污设施统一运行管理机制。通过落实和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和推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新的区域补偿制度这一系列经济手段,凝聚推进环境治理的正能量。

  以“钉钉子”精神,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铁腕治污不动摇、科学治太不松劲,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持续修复,努力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这是江苏治太工作的鲜明共识;只有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标本兼治,提质增效,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两个确保”目标——这是江苏在科学治太之路上的铿锵步伐。

  太湖之水,太湖之美,必将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不断增光添彩……

连云港11部门共商冬季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环保厅
江苏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4日15时,环保厅
江苏拒绝为污染企业买单
   制定赔偿金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磋商和诉讼规则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