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医师:血小板减少症不是吃激素就行

21.01.2015  16:40

  血小板的作用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更不清楚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什么病。其实,血小板在我们身体中发挥着止血和凝血的作用。一旦它的数量减少,那么我们身体在流血时破裂的血管不会被及时止住,夸张一点说就像水龙头不能很好拧紧一样,会造成血液流失,可想而知这是十分危险的。

  大爷患血小板减少症多年

  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陈建一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一名70岁的大爷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好些年了,但是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并没有改善他的身体情况。除了身体出血外,大爷身体消瘦,而且平常很容易口干,到省中医院就诊时,血象检查显示他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仅有2万-3万个/立方毫升,而正常人体的血小板数量应该是在10万-30万个/立方毫升的范围内。这位大爷除了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外,还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而这可能就是大爷虽然吃了很长时间药,但血小板迟迟没能回升的原因所在。

  陈建一表示,一些降糖、降压的药物会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而另一方面,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糖皮质激素又可能引起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这样一来,大爷无法继续服用激素药物来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了。陈主任很快决定对大爷采取纯中药的治疗方法,清肝扶脾,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益气养血。通过发挥中医优势,综合整治的方法,在为期一年半的治疗之后,大爷的血小板数量上升到10万个/立方毫升,而且这一过程中一直没有出现并发症。

  1年中药治好阿姨的病

  陈主任介绍,一位60岁的阿姨也得了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量在6000到7000个/立方毫升,常年服用激素药物来控制病情。和很多病一样,服用激素药物能很快见效,但是只要激素用量一减下来,病情立即恶化。这位阿姨到医院就诊后,陈主任让她停用激素,给她开了两周的环保菌素A(一种免疫抑制剂,用于一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两个月后,阿姨的血小板数量上升至2万-6万个/立方毫升。但这个数值还远不在正常范围,陈主任在和阿姨进一步了解中得知阿姨患有癫痫病,而且情绪也一直比较抑郁,多年来一直在服用抗癫痫和抗抑郁的药物。原来是阿姨吃的这些药物导致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减少。阿姨在省中医院接受了1年左右的纯中药治疗,血小板数量上升到10万个/立方毫升,而且环孢菌素也停药有3个月的时间了。

  常用激素药物副作用大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液中血小板数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的症状,临床表现以皮肤淤斑、出血点以及多部位出血为主。这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组疾病。在中医上,血小板减少症属于“血证”、“紫斑”、“虚劳”等范畴,目前统一称为“紫癜病”。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激素等药物,存在病情复发和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毒副作用。

  2014年,省中医院开设了血小板减少症专病门诊,依托血液科数十年的临床和科研总结,制定出辨证分型论治结合辨病治疗的体系,形成了规范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和路径,制定了以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血热、淤血内阻四个主证为纲,西医病情分期、分度为目,中西医结合给药的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临床研究,形成本病的中医药诊断与治疗规范共识意见,指导临床,提高治疗水平。冯瑶华琳月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