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拟推出3000种重点出版物

12.11.2015  17:19

              11月10日~11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论证会在京召开。经过专家论证,共从符合申报条件的6034个项目中初步遴选出2000种左右。“十三五”期间,出版规划还将根据情况逐年增补,计划推出3000种左右重点出版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三五”期间计划推出的这3000种左右国家重点出版物,在结构上由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子规划三大部分组成。子规划包括8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规划、辞书出版规划、古籍出版规划、少数民族出版规划、文艺原创精品出版规划、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规划、走出去出版规划。其中,辞书出版规划、古籍出版规划、少数民族出版规划为专项规划,分别纳入《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国家“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进行专项管理。总局每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项目进行适度调整,对少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撤销,更多的是将一些新增的优秀项目或选题纳入增补程序予以增补,实行动态化管理。

      吴尚之在讲话中指出,科学编制好“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对于进一步促进精品力作的出版,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推动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站位要高,立意要远,要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要充分体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要求,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对于此次出版规划论证工作,吴尚之强调,要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学术研究和出版水平。要鼓励创新,重点支持、推荐原创作品,推出新人新作。要坚持质量第一,把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作品选进来,体现国家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要做到客观公正,恪守学术精神,严格标准,严守程序,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希望“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编制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抓取强项,补足短板;质量为本,注重效益。

      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介绍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调研、申报、论证方面的情况。

      “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共列入项目3069个,截至目前,全部完成和部分完成的项目共2732个,占比90%。其中,190个项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出版奖项;219个项目获全国性优秀出版物推荐;637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或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立项,其中592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推出了一大批精品项目成果。主要体现在推出了一批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成果的重点出版物,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列宁选集》(第3版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等;推出了一批纪念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点出版物,如《中国共产党制度创新史》《中国发展道路》等;推出了一批反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进展和新成果的重点出版物,如“皮书系列”“中国发展报告系列”等;推出了一批紧跟科学发展趋势,展示我国学术研究最新成就的重点出版物,如“载人航天出版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丛书”等;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普及读物,以及富有感染力、传递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如“青少年太空探索科普丛书”、《彩图科学史话》等;推出了一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反映各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服务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重点出版物,如《托起明天的太阳》等;还推出了一批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古籍整理研究领域新成果的重点出版物,如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第一种《史记》(修订本)等。

        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蒋茂凝、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刘晓凯、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亚明及来自相关领域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刘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