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计委明确22种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保障

16.10.2015  10:32

  15日,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我省已将22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新农合将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制度。

  《意见》明确,统筹地区和联网医院在儿童先心病等20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基础上,国家新增的苯丙酮尿症和尿道下裂两类疾病大病保障政策,可按照病种付费原则,审核确定病种费用,新农合补偿标准达到70%,再与大病保险方案对接;各地亦可与新农合大病保险方案直接对接,按照病种付费原则,实际补偿比例提升到总费用的80%左右(与承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协商分担比例)。各级联网医院有此两类疾病诊疗能力的视同为此两类疾病定点医疗机构。凡确诊为重大疾病的,应及时纳入大病保障政策和路径管理,结算病例数应占该病种病例的80%以上。

  一旦患上大病,以往报销很麻烦。此次《意见》明确,全面实施大病保障费用的即时结报工作,减轻患者费用垫付负担。在此基础上,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再行补偿,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2种大病具体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先天性白血病、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耐多药肺结核、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Ⅰ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苯丙酮尿症和尿道下裂。

  《意见》还明确,将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的差距,引导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对于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将降低报销比例,逐步形成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制度;对于签约人员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的,以及符合下转指征转至基层治疗、康复的,新农合基金支付比例应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引导参合对象主动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基层首诊或向基层转诊。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