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重审杀人案当事人:曾被轮班逼供 心智像孩子

18.12.2015  21:18

接到再审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堂弟带来一支红酒。二十多年没喝酒的蔡金森,第一次喝这种洋玩意,几杯下肚,就醉了。

他躺在床上恍恍惚惚,似睡非睡。有时梦到村子里鞭炮震天,他正在大摆筵席,每个人都来给他道贺终于平反了;有时又梦到好久不见的三个伙伴,他们终于出狱了,却对他冷若冰霜,责怪他当年把他们拉下水。

终于清醒过来,坐在黑夜中的床上,蔡金森痴痴发呆,他也说不清心中是悲还是喜。

他想起21年前那个走街串巷的下午,想起将他打入黑暗的审判,想起许玉森,想起许金龙,想起张美来,想起前妻,想起狱中20年那喊过无数次的冤。

二十年以后,这身心的枷锁终于要脱了么?

回家

蔡金森接到福建高院再审案件的电话时,正在隔壁村子里的染布厂里上班。

他的工作是检查这些布匹染得是否合格。五颜六色的布,一堆一堆的混搭,常常让他有些头晕目眩。

2014年出狱之后,蔡金森先是跟着亲戚到天津打工。与此同时,他的申诉之路也开始启动。为了方便到福州申诉,蔡金森辞去了在天津的工作,回到福建老家。

他现在的这份染布厂工作,一个月2000多块钱工资,是亲戚们托了几层关系才求来的。厂子里听说蔡金森“杀过人”,一开始没敢轻易收他。“平反了才是真正的自由”,这是蔡金森经常念叨的话,也是最有体会的话。

蔡金森还记得,出狱那天,妹妹和堂兄弟来接他,大家大悲大喜,哭红了眼眶。

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蔡金森恍恍惚惚。身后那座监狱大门,他这一进一出,从21岁穿越到41岁,却还背着“杀人犯”、“刑满释放”的标签,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外面这个陌生的世界。

换新衣、放鞭炮、跨火盆。回到村子里时,蔡金森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家。“路和房子都变了。

家里的老房子因为常年失修,已经不能居住。蔡金森出狱前夕,亲戚和村里的乡亲们筹钱给他修了一所房子,他和老父亲有了落脚之处。

回家后的生活让蔡金森措手不及。

刚回家的那阵,蔡金森闻着喷香的肉都不敢吃,担心吃了拉肚子。走进超市,货柜里的食品让他眼花缭乱,太多他都不认识。坐在电脑前,脑子里一片茫然,即使帮他开了机,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为了给他“开眼界”,叔叔蔡文琴带他去了北京。看到幢幢高楼,蔡金森表示不解,这么高怎么修的?坐地铁时,更是“完全晕了,还差点走丢”。

坐牢之前,年轻的蔡金森走村转巷,帮人补锅。在村民的眼里,这是一项“下等但赚钱”的手艺,一天能赚100多块。蔡金森为人热情,谁家需要帮忙他都会去。这也为他赚来了好口碑。

但现在,他已不敢随便独自走动,怕走丢。“41岁的人,说起来真丢人……

如今,蔡金森的堂兄弟做着钢材生意,他的一些朋友也都盖起了楼房。

周围的人好像都富了……”蔡金森对着四面空墙的家,既羡慕又失落。

20年的时间,在他和亲朋好友之间无情地划下一道鸿沟,这距离,既有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世界。

如今,即使他再认真地听着朋友讲话,也是似懂非懂,一会就走神了。

噩梦

翻天覆地的不仅是生活,还有蔡金森的个性。

叔叔蔡文琴说,蔡金森入狱之前是个活泼开朗的人,跟谁都能开玩笑。而现在呢,脾气古怪,经常发呆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出狱这段时间,就没看蔡金森笑过。这让蔡文琴一直放不下心。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