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放烟花爆竹 除夕初一南京空气近十年来最好

25.02.2015  12:47

  “没有了烟花爆竹的燃放,今年春节的空气质量很不错。”这是很多在南京过年的人的切身感受。今年春节,南京对烟花爆竹全面禁放的同时,冷空气也及时赶到,给空气“清洗”助了一臂之力。整个春节期间,初四是重度污染,初五是轻度污染,其他时段均为优良。

  春节这几天空气怎么样?

  除夕夜空气质量优秀,为近十年来最好

  历年的除夕夜和初五迎财神,南京必然PM2.5污染“爆表”。从2011年春节起,每年除夕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五和正月十五,南京的空气质量都会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达到重度污染,PM2.5连续4年爆表。

  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1年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凌晨,空气质量指数从62的良好值,飙升到超过500的爆表值,已经超过严重污染的界限。2012年除夕夜,PM10浓度一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但是今年南京烟花爆竹全面禁放,空气质量则一直“杠杠滴”。除夕和大年初一,南京空气质量为近十年来最好,在初一凌晨0:00,南京空气质量表现为优秀级别,实时污染指数仅为45。

  初四那天重度污染,但仅维持一天

  今年的重度污染天没有出现在除夕和初五,反而是中间时段的初四,空气一下子变脸,从良好直接降为污染,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初四当天,南京AQI(空气质量指数)在下午两点达到了213,为“重度污染”。当天,不仅仅南京,13个省辖市也全部沦陷。

  环保专家分析,初四期间,工业、工地、机动车等污染源都已经减到最低,但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空气质量迅速变得恶劣,也反映出大气的“基础条件”十分薄弱。

  不过,这样的污染状况很快就出现好转,随着新的降雨和降温的到来,初五迎财神的日子,空气并没有预料中的进一步恶化,反而转为轻度污染,并在晚上转为良好。

  分析

  禁放对改善大气质量效果很明显

  南京环保部门表示,除了南京气象条件给力之外,也充分说明禁放对改善大气质量效果明显。研究表明,燃放1个鞭炮就能使10立方米的PM2.5数值“爆表”。

  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说,从禁放的几个阶段的空气质量来看,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有直接影响。

  自2000年有PM10监测统计开始,到2004年,这几年是全面禁放阶段,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在2005年到2007年的“面禁点放”阶段,2005年、2007年春节受雨雪天气作用未出现空气污染,2006年春节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出现1天空气污染。

  而在2008年至2014年春节期间的“点禁面放”阶段,南京市空气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状况。其中,2010年和2012年污染天数各有3天,2014年污染天数7天,2011年污染天数8天,2013年污染天数最多,达10天。污染程度最重的年份是2011年,有7天达中度或重度污染;其次是2014年,4天达重度污染。据介绍,2009年和2011年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燃放带来的污染物在空气中不断累积,导致PM2.5浓度短时迅速异常上升,最大小时浓度峰值达600微克/立方米以上,超过二级日均标准值近8倍。2014年大年初一凌晨1时,PM2.5平均小时浓度也达到566微克/立方米。

  “今年1月1日起,南京实施全面禁放,效果非常显著。我们看到,2014年元旦4天全部处于污染状态,2015年元旦,受区域性空气污染影响,有两天污染,但是2015年元旦期间PM2.5浓度只有7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53.6%,可以说,禁放对改善大气质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王娟)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