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共祝祖国好!乡村复兴,塑一个“有趣的灵魂”

06.10.2017  07:57

  新华日报10月1日起推出“喜迎十九大·共祝祖国好”国庆特别报道。报道以祝福祖国、富民乐章、创新故事、家国情怀、水韵江苏、村上人家、吴韵汉风、乐动假日为主题,每天一个整版,交汇点今天为大家呈现“村上人家”。

  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座谈会8月29日在南京举行。省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有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努力建设美好生活家园。

  火红的季节,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升腾。致力乡村复兴,建设美好家园,江苏又一次作出了引领时代的历史抉择。十月的江苏,村上人家与城里市民携手耕耘,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一个个筑梦的身影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的“双面绣”。

  人鸟和谐罗秀龙摄

   近悦远来,

   村上人家重拾自信

   佳境佳茗王利柱摄

  音乐,电影,灯光秀;房车,露营,定向跑。这个国庆假期,一场国际音乐露营节嗨翻了“蜜桃小镇”无锡阳山镇。一拨拨城里人开着房车、带着帐篷涌向阳山,站在田野上跳热舞,躺在桃树下数星星,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这些欢腾到大呼小叫的城里人,曾经在上海打拼、去年回到家乡创办民宿的阳山原住民费频,发自肺腑地为家乡感到骄傲。“城市里没有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我们有;城市里有的热闹、时尚、多元化,我们现在也有。城里人来了还要来,我回来了,就再也不想走。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让费频这样的“农二代”“农三代”找到了“回归”的理由,也让许多曾经“人去田荒”的乡村找回了发展的自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阳山镇深挖“”经济,打造“”文化,将甜蜜产业总产值做到了15亿元。100多名像费频一样的阳山人,看好家乡发展,陆续返乡创业。目前,由阳山大学生领衔的淘宝网水蜜桃店铺就达到800多家,电子商务产业年产值近亿元。未来,借助高端人才,阳山要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岱心美景顾娟摄

  乡村,归根到底是村民的乡村。随着“半城半乡”格局逐步破冰,“伴城伴乡”的新型城乡关系,让乡村重新焕发出留人、引人的魅力。关照“”的诉求,让村上人家生活更美好,让城市居民更愿意到田头山林间“撒野”,也正成为我省广大乡村的共同选项。

  溧阳市戴埠镇戴南村是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村党总支书记杨旭宇说,凝聚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力量,要靠村支两委班子,更要靠全体村民。他们在全体村干部中通过开展“寻找老支书”“评选新乡贤”等活动,把更多讲公道、能吃苦、有头脑、有组织能力的党员发动起来;通过“百议堂”收集社情民意,让百姓事百姓议,确保建成的特色田园乡村,是广大村民心目中的乡村。

   内外兼修,

   乡村复兴再现“诗和远方

  金秋时节,昆山市锦溪镇祝甸村,时光静好,宛若桃源。秋阳下,湖荡、田野、果园、水墨相间的江南传统民居,以及十余座明清砖窑,一一扑入眼帘。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体验传统农事,领略600年砖窑文化,身在青山绿水间,心灵早已到达了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乡村,是五千年农耕经济之根,中华文明之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咏叹,千古传颂。然而,曾几何时,在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乡村却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景。

  祝甸,就曾在工业时代的冲击下面临困顿。一度兴盛的砖瓦烧制产业,给当地带来圩田地貌破碎、生态肌理损害,乡村田园风光黯然失色。痛感乡村不兴,近年来,祝甸村一方面科学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筑、田园景观改造,恢复乡村之“”;另一方面组建专家团队,对传统特色文化进行梳理、保护和开发,留住乡村的“”。去年11月,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的祝甸古砖窑文化园落成开园,自然雅趣的滨水生态与千年不息的锦溪窑火相映成辉,成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心中一份美好的收藏。

  “祝甸的困境与突围,是苏南后工业化时代乡村复兴的一个缩影。”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江苏是全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深入推进,许多乡村已经具备了探索乡村复兴之路的基础和条件。

  “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要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开发过度‘商业化’、乡村建筑‘西洋化’倾向。要站在文化高度传承和重塑乡村风貌的基础上探索乡村复兴,让乡村重拾自信。”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林祖锐说。

   各美其美,

   产业重塑激活乡村“生长力

  金色水乡张物华摄

  省委书记李强曾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需要有好看的外观,更需要有鲜明的特色,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展示个性、各美其美。

  这个形象而睿智的表述,不仅适用于乡村面貌的建设,也高度契合乡村产业的发展。在江苏,一场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产业重塑,正在激发出广大乡村鲜活的“生长力”。

  十月金秋,江宁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王家村的600亩梨园、100亩精品有机蔬菜和100亩鱼塘,迎来了丰收。村里全新规划的山地自行车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民宿改建、升级也是热火朝天。村干部介绍,王家村着力打造农业种植、农业加工及手工业,重现传统乡村农闲文体休闲活动系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农旅文”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模式,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将增加200万元。

  宿迁聚焦“活力”,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水产、精品花木、生态畜禽、绿色果蔬等特色产业,深化与京东、阿里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合作,纵深推进“一村一品一店(网店)”提档升级,并招引和发展一批无污染、门槛低、见效快、易经营的项目,打通“产业、创业、就业”三个富民渠道。该市还在土地、公共服务、村民自治三项改革上下功夫,激发发展“动力”;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特色“魅力”。

  乡村产业重塑,不拘泥,也不能跟风。徐州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党支部书记武世磊介绍,在产业发展上,村里并不盲目求新,农业主攻紫薇、玫瑰花卉和林果,同时尝试花茶、盆栽小品、干花工艺、化妆品等衍生产业,接二连三,拉长产业链。

  瞄准自身特质,激发内生动力,乡村不仅能发展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也能为互联网+、文化创意、高端服务业提供理想土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总部村、信息村、物联网村、金融村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新华日报记者马薇

   蝶变纪录

   挖煤贾汪“变脸”了

  “挖煤贾汪,旅游真旺!”国庆黄金周,徐州市贾汪区又火了。各地游客从八方涌来,在山水之间感受田园乡村的别样风情。

  马庄村紧挨着潘安湖湿地,成了游客选择的热门。在这里,近5平方公里湖面被20万株树木和上百万平方米的花草包裹,充满着自然的野趣。游客们也许不会想到,过去的潘安湖一带,荒草遍野、沟壑遍布,平均积水有4米多深,村民们形容它是人烟稀少的“北大荒”。

  “我们村过去主要靠挖煤,虽然挣了些钱,不过也把环境弄得很糟糕,百姓的幸福指数不高。”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告诉记者,那时,村里的路面被拉煤的卡车轧得坑坑洼洼,煤灰到处飞,甚至路边扫的土都能用火点着。如今,村子打起生态和旅游牌,美丽的田园乡村又回来了,村里人现在说:“幸福的日子咱唱着过”。

  马庄村所在的贾汪区,有着130余年的煤炭开采史,最多时有250余座煤矿,是徐州煤炭工业的发源地。“因地制宜进行采煤塌陷地治理,生态包袱也能变绿色资源。”贾汪区国土局耕保科科长王晓侠告诉记者,近几年,作为资源枯竭城市的贾汪,向生态转型,努力打造“徐州后花园”,改变了灰头土脸的“煤城印象”。目前,当地已治理采煤塌陷地6万余亩,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的双赢。

  贾汪“变脸”,绿色产业也成为富民产业。

  新华日报记者王岩

   兴化“花海”四季开

  10月3日,兴化千垛菜花景区,一大片大红色的百叶菊和紫色马鞭草交相辉映,煞是好看。站在景区观景塔上,缸顾乡党委书记范晓娟欣喜地告诉记者,如今的千垛菜花景区已经从“一朵菜花”嬗变为“四季花海”。

  兴化千垛景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创造出全球唯一的水上花海。“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可谓为兴化的发展‘釜底加薪’。”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历经9届接力打造,千垛菜花旅游节已成为盛名远扬的特色品牌,是兴化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今年的菜花节期间,首届摇滚音乐节邀请国内外20组知名艺人参加演出,2017国际蓝莓小姐大赛兴化巡游邀请50位国际蓝莓小姐参加,使整个菜花旅游节更加“国际范”,景区游客也几乎天天爆满。统计显示,兴化已有2000多户农民参与生态旅游接待,仅农家乐就有110多家。

  “千垛油菜花海作为世界四大花海之一闻名遐迩。爱家集团正在对千垛风景区实施从千垛菜花向千垛花田的延伸,由季节性观光转为全年性观光,力求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观光潮,实现四季花海的美丽盛景。”千垛菜花景区总经理荀刚说。

  伴随着千垛菜花、水上森林、万亩荷塘等一批特色旅游品牌越叫越响,得胜湖财富文化旅游综合产业项目、平旺湖旅游综合项目等一个个大项目、大产业、大旅游,正成为兴化“全域旅游”的有力抓手。

  新华日报记者赵晓勇供图视觉江苏网

标签:

编辑:邓晓琦

江苏启动特色田园乡村不动产登记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3日电(顾名筛)据江苏省国江苏新闻网
省厅启动特色田园乡村不动产登记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特色国土资源厅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 ①   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