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改革的动力更强劲

24.07.2017  10:22

  ——四论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

  本报评论员

  改革创新是推进开发区工作的关键所在。推动全省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必须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持续改革,使改革成为推动开发区各项工作的强劲动力。

  回顾我省开发区33年的发展历程,开发区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每一个点滴的进步,无不源于改革之手的强力推动。正如正在热播的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所言,中国经济滚滚向前、洪流不息,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用改革激发活力,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与发展中受益。

  改革没有止境。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发区的传统优势正在发生改变,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难以持续,开发区内外的政策差异逐步缩小。从产业结构来讲,我省开发区的产业大多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千区一面”的同质化竞争、产业“集而不群”现象较为突出。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抓好园区整合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运营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大事。

  要加快园区整合优化,使开发区布局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开发园区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难免出现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恶性竞争频发等情况,区域面积也不是越大越好,而应该立足均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规划、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适时调整开发区布局。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后我省开发区原则上实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模式,以国家级开发区或者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相邻、相近的开发园区,逐步使全省开发区数量达到合理规模。

  要深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省一些开发区基本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尽管方向是对的,但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效率降低的问题。随着开发区面积的扩张,强化开发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必然要求。对我省大部分开发区而言,还是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行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在机构设置上搞“大部制”,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

  要完善开发区建设运营体制。开发区设立之初,因为资金、技术、经验缺乏,只能由政府主导。经过30多年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融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深圳蛇口、上海漕河泾、闵行等以企业为主体开发的经验说明,很多事情放手由市场来做可能反而更好。要解放思想,在做好规划引导和监管的同时,完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广泛吸收有意愿、有实力、有技术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的建设运营。

  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要大力推广苏州工业园区等推进简政放权改革试点取得的经验,继续推进“不见面”审批,推行大项目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理,实现“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证、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的“3550”目标。同时,要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新的试点试验。

原标题:让改革的动力更强劲

标签:

编辑: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