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工提供养老帮困等专业化服务 9成为女性

16.03.2016  10:50

      3月15日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2016年“国际社工日”的主题是“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当天,记者从江苏省暨南京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全市社工约有10万人,9成以上是女性。这些社工中,持证社工有6337人。

      据了解,社工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这几年,由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不断降低,我市社会组织数量已达3万多家,1多万名专职社工。再加上在社区工作的专职社工3万人以及注册的慈善义工等志愿者,全市从事社会工作的约有10万人。

      “与早些年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社工的队伍,80、90后社工约占社工总人数的一半。他们为全市800多万市民提供了养老帮困、就学助医等多种社会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周老师,我们来了!”每天下午3点30分,一群背着书包的小身影准时出现在周飞祥面前。见他正忙,他们自觉地顺着楼梯爬到二楼的教室里写作业去了。

      这是南京市鼓楼区凤凰社区睦邻中心“五彩学堂”,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十几个孩子就会来到这里。睦邻中心主任周飞祥介绍,这些孩子来自睦邻中心周围的4个社区,大多家庭困难,父母无暇看管。

      “我从事社会工作6年了,对这一职业的理解逐渐加深,也慢慢爱上了这个职业,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成就感’。”今年27岁的周飞祥表示。

      不仅有专业的社工提供专业的服务,我市的社会工作也是屡屡创新。比如在国内首创公益创投制度,通过项目资助,带动社工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迈出社区服务外包的第一步。

      “退休职工要去社区拿退休金,孤寡老人可以去社区办的食堂吃饭,失业人员则会在社区的帮助下成功就业……谁也离不开社区的服务。”昨天,刚获评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的刘晓平告诉记者,她从事社工工作已经10年了,深感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居民方面的重要性。

      刘晓平说,3年前,她成立社会组织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了秦淮区蓝旗新村社区原来由居委会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迈出了社区服务外包的第一步。

      如今,原来社区由10个人做的事,现在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7名社工就可以完成。所有社工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居民来办事,都有人接待,以前推诿扯皮的现象没有了。中心还根据社区居民不同诉求,在帮扶救助、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矛盾调处等方面,运用专业社工理念开展个案服务。

      他们,仅仅是我市社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的一个缩影。按照2020年平均每万人拥有5名专业社工的规划,江苏省未来5年内至少需要4万名专业社工。

      “南京虽有约10万名社工,但真正持证的专业社工还比较欠缺。不仅如此,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超过90%是女性,男同志很少愿意从事社工行业。”该负责人说。

      “待遇水平低,加之社会认同缺失,导致社工专业的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这个行业工作。”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崔效辉笑言,家庭条件富裕,有房有车的女生,有一颗公益心,可能更适合长期从事这个职业。

      不过,崔效辉认为,从长远看,社工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市场的朝阳行业,政府也在社工的岗位设置、激励机制、培训体系等方面在努力,希望更多有志向的青年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

      当天,现场首次发布了专门为南京社工制作的的《南京社工之歌》,省市民政部门还对社会服务、社区矫正、戒毒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儿童等多个领域的社工优秀项目和案例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