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路社区桃园七组零星废地变成小游园

17.06.2017  13:22

村里的零星废地变成小游园。张园摄

  靖城街道江山路社区桃园七组,偏安于老城区一隅,距离繁华市区一步之遥。如今,漫步在宽敞的花园小洋房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涛时常回忆最近几年自己亲身经历的变革。

  自2014年起,桃园七组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造。村民们逢雨必漏的小平房翻建成花园小洋房,家门口的小巷子终于能开进小汽车,村口“养蚊子养蛇”的毛草地摇身变成小游园……生活在这里的26户居民挺自豪:“咱们这里现在‘高大上’了!

  “城中村”两次华丽巨变

  在村民高静珍看来,桃园七组经过了两次大的变化。

  十多年前,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桃园七组整片区域内“禁止建设”。居民家中多是上世纪建设的小平房,不少房屋因年久失修逢雨必漏。“每到下雨天,家里要用一堆瓶瓶罐罐接水。那时候我女儿还小,屋子里只有一块地方不漏,我就拿个大脚盆,让她坐里面玩。”每每想起当年的情景,高静珍总会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她告诉记者,那时候房前屋后的大树因为常年无人修剪,长得极其茂盛,树荫下层层叠叠的烂树叶滋生了大量蚊虫,居住环境差得很!

  2014年,借着创建“东风”,桃园七组开始了第一轮环境改造。恼人的树枝、发臭的陈年垃圾不见了,小区里有了成片的绿化,居民们都感觉“终于能喘新鲜气儿了”。

  在感受到居住环境的改善后,居民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房子实在太破了,每次遇到台风、暴雨都特别吓人。”高静珍说,前年,在社区居委的协调、帮助下,26户村民拆掉砖瓦房盖起了小洋房。

  “脏乱差”变“齐净美

  住上小洋房的村民们,在文明意识上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从2016年开始,桃园七组里“只要能站得住脚的地方都被搭上了小披棚”,村里的环境与周边小区相比逊色很多。

  “你可以看历史照片,这个小树林里几乎每隔几棵树就有一个私搭乱建的披棚。绿化植被被破坏殆尽,建筑垃圾堆得到处都是。”江山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涛介绍,今年年初,江山路居委制订了“环境改造攻坚计划”,居委全员出动驻点进入桃园七组做拆违、创建思想动员。小区道路硬质化、下水道疏通、植绿补绿等工作同步启动。“我们一边改造一边动员,让村民们在实实在在的改变中感受实惠,从而支持创建。”徐涛说。

  “创建后路宽了、环境好了,连蚊子都少了。”住在村口的祁奶奶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改造前,村里苍蝇蚊子满天飞,主干道凹凸不平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后辈们都不敢把孩子带回来,就怕车子难开、虫子又多。”今年社区把路面拓宽平整作为城中村改造的第一件事,道路两边的建筑垃圾、违建全面清除,村民家门口的小巷子拓宽至4米多,零星废地也都变成了平整的停车场,私家车不仅能畅行无阻,还都有了“容身之处”。小区里随处可见蹦蹦跳跳的小朋友,热闹多了。

  由“”到“”的提升

  城中村有着“丑女”大翻身的变样,最终就是“满意多了”——以前乱堆放、乱扔垃圾等现象常整治、常回潮、常反复,群众意见大。现在环境美了,村民休闲场所多了,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硬件设施的改善,让城中村居民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以往村里的小游园只要种下花草,不日便会“不翼而飞”,变成“小菜园”。不仅如此,村民家门前的小花坛、屋后的零星空地等都会化身天然菜园子。如今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在自家庭院种绿,社区在公共场所见缝插针补绿,此前杂草丛生的区域,也均用花草和建筑小品衔接,满眼苍翠,无绿化死角,“久治不愈”的垃圾堆放区域,也都被花草和干净的路面取代。

  “以前大家乱丢垃圾是因为哪里都乱,现在看见村里这么漂亮,大家都不好意思破坏这里的环境了。”正如徐涛所说,城中村改造不仅改造了居住环境,更改变了村民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