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区开出的奇葩证明:钱被老鼠咬 我妈是我妈

16.04.2015  00:01

  钱被老鼠咬了找银行换钱、给孩子改名字、出游要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些都要找社区盖章开证明,社区公章俨然成为“万能章”。实际上,社区用章的权责有限,很多证明开不开,让社区主任左右为难,而不少居民并不理解。近日,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社区用章准入工作座谈会,邀请几位社区主任来提意见建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小组办公室也将展开调研,计划6月晒出社区用章“清单”,给社区“减负”,让百姓盖章找对门。  

   一半盖章跟社区无关 

  居民跑来开“钱被鼠咬”证明 

  南京全市目前有100多个街镇,1230个社区(村),每天都有居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找社区开具证明盖章。 

  在座谈会上,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处长陈骏讲了一个调研时遇到的例子。他说,有户居民家的钱,被老鼠咬了,想到银行换钱。银行就要求,社区出个证明,证实钱确实是被老鼠咬的。 

  “社区工作人员不是警察侦探,无法通过钱上的咬痕,住户家里的蛛丝马迹,调查出真相。那这个证明怎么出呢?”陈骏表示,工作人员要是不开证明,居民就会觉得敲个章又不费事儿,明显是在推卸责任。“但是,社区的章盖出去就有法律效力,最后出了问题,承担责任的不是让找社区盖章的银行,而是社区。” 

  其实,像这种“奇葩”证明很多。“大概盖的章一半都跟社区工作无关。”鼓楼区工人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谷宁丽表示,这个章不是居民想象的盖一下那么简单,盖了章后,社区是要负责任的,如果不谨慎,可能就会被告上法庭。 

   流动人口加大社区用章难度 

  “社区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理应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如果一个人长期在社区居住,房子也在社区,工作人员对他的情况肯定熟悉。而有些人租房子或者买了房子,但户籍不在这儿。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经常遇不到人,那就确实没法掌握情况。”陈骏举例,不少人只在小区租住一年半载,就要求社区证明他们的夫妻关系,家庭有多少财产,有几个儿女,确实有点为难了。 

  即使是常住人口,社区对他们的信息也不能完全掌握。“现在信息大多电子化了,还像以前那样通过上门了解完全不够,更何况,现代人都很注重个人隐私。”他表示,很多内容即使上门去问,住户也不会愿意说。“比如,月收入或者个人财产,这些敏感问题,由单位出具证明更合理。” 

  近日被热议的“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社区工作人员也常遇到。建邺区兴达社区居委会主任范璐坦言。 

  “结婚后,女方户口一般会从父母户口本中迁出。不在一个户口本上,社区工作人员就没法证明母女关系,只能到派出所查询。”她表示,即使在一个户口本上,也存在重组家庭的可能,并不能完全证明是亲生母女。“之前有住户要开母女证明,上交给法院解决房产过户问题,我们没法证明,没办法最后还是我们替她跑了一趟派出所,调档案回来开了证明。” 

  因为有的理由太奇葩,没法开证明,居民来社区闹的也不少。范璐回忆,有住户开货车没有办相应执照,在路上被交警拦下来罚款。“交警跟他讲,如果到社区里开个因家庭困难才无证开货车的证明,就可以减免罚款,他就来了。”但一了解,范璐才知道,这个人是个二手租住户。“房东租给别人,别人又租给他的,什么材料都没有,就让我直接盖章,我肯定不能盖。”还有人直接拿着空白表格,什么都不说,直接让社区盖章。 

   有的章没法盖,居民上门闹 

  勉强盖了,带来麻烦不少 

  居委会主任差点成了被告 

  “社区的公章就是‘头疼章’。”一说到“万能”的社区公章,谷宁丽一肚子的委屈,“一些单位总让居民去社区开证明,不给盖章吧,他们就会闹,或者抱怨‘不就是盖个章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谷宁丽坦言,前段时间,因为盖章的事,她差点儿当了被告。“一居民去办理遗产继承公证,公证处让他找社区开证明,证明他的父母有3个子女,于是他来找我,可问题是,我怎么知道他的父母有几个孩子?”谷宁丽说,他的父母没住在工人新村,因此,她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在她看来,公证处完全可以通过居民的工作单位、派出所等来查阅居民的档案,了解情况。然而,居民对此不理解,在居委会吵闹。最终,谷宁丽想了一个办法,让居民去单位复印一份履历表,根据履历表再来开证明。可没多久,一名男子气冲冲地来找谷宁丽,质问她凭什么给他哥哥出具证明,要把她告上法院。“原来这男的是这位居民的弟弟,从小过继给别人了。因为证明只写了有3个子女,遗产没他的份儿。”谷宁丽表示,这个情况她根本没法儿知道,履历表上也没写。幸亏当时比较谨慎,在开证明时写上了“根据履历表”,所以后来没被告。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