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开放社会资本进入 民资依旧担心国铁不配合使绊子

11.11.2015  21:52
  为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铁路分类投资建设,前不久,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关于规范非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于民资最为担心的投资疑惑之一:合资参建铁路是否能取得相应话语权,铁路总公司在《指导意见》中给予了答复:铁路总公司不再要求对项目绝对控股,而是由各方出资人或者授权的出资人代表依法组建铁路建设项目合资公司,成为《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然而,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未成立独立第三方调度指挥机构或资金清算机构前,非控股合资铁路项目仍难有话语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而无法真正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项目。”他表示,统一调度放权仍有限。   合资铁路自主运营已扫清政策障碍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初,国务院就以国发【2013】33号文的形式,印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两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国家铁路局按照这一思路,先后出台了多项具体措施,力挺铁路投融资改革,表达了国家鼓励民资进入铁路建设领域的诚意,也为铁路投融资改革夯实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对于民资最为担心的投资疑惑之一:合资参建铁路是否能取得相应话语权,铁路总公司在《指导意见》中给予了答复:铁路总公司不再要求对项目绝对控股,而是由各方出资人或者授权的出资人代表依法组建铁路建设项目合资公司,成为《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据了解,此前对于国铁和控股合资项目的管理规定有很多,但是对于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项目公司的管理规定几乎空白。这是铁总首次明确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拥有自管自营的权利。   实现合资铁路自主运营,至少在国家政策层面已不存在障碍,在部分项目上已开展试点。我国第一条由地方为主投资建设的济青高铁(济南-青岛)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济青高铁项目资本金中铁总出资20%,山东省出资80%,经过筛选,项目已吸引中国建筑、中车四方、新加坡淡马锡、中信国际等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和企业40亿元资金。   此外,对于合资铁路项目建成后的运输方式,《指导意见》也给出了多样化选择:以坚持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为前提,可委托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运输管理,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提高运输效率;也可项目公司自管自营,铁总在列车运行图编制、运输组织给予技术支持。   理清利益链条 让铁路投资真正能吸引到民资   不过,“民资入铁意愿高不高,主要看线路盈利好不好,放权程度高不高,程序透不透明,结算以及退出机制完不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指出,要实现合资铁路的自主经营,一方面,要储备铁路管理人员,积累安全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调度指挥和清算制度等铁路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是一个全新管理模式,各地合资铁路公司普遍缺乏运营管理人才储备和管理经验,要实现合资铁路的自主经营,需要采取分步推进的做法。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武剑红认为,应该制定包括促进民资投资在内的铁路投融资改革法律、法规和可持续的配套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在民营铁路的调度指挥权、价格制定、与国铁的清算关系等方面,制定细化规则,将一些案例性安排,变为制度性安排。   “举例来说,华中、华南的大量电厂的铁路专用线都与国铁网相连。将来蒙华铁路建好之后,要向这些地区的电厂运煤,必须经过国铁。假设到时候出现利益分歧,国铁以安全不符合标准等为由,不及时接蒙华铁路发过去的运煤列车,蒙华铁路的运营方该怎么办?”武剑红认为,铁路系统监督垄断和反垄断行为要成为制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直言,民营资本不敢进入铁路最根本的还是“投了钱却没有话语权”。在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不能脱离路网运营的情况下,“路在那,车在哪?”成了最大的问题。业内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合资铁路公司只能投资线路,上面的机车和客车并不属于公司。即使自己买车、买设备,但什么时候能上路,一天运营几次,全都不属于自己掌控。如果没有车辆路过,那么公司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线路被闲置。   “从《指导意见》的文件内容上来说,这对于PPP项目推进以及鼓励民资进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迈开了简政放权、扩大民间资本准入的一步。然而,在推进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项目建设进程中更关键的,还是要继续加大铁路机制的改革建设。”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说。   然而,目前没有一条成功的民营铁路的事实,宣告着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顾虑。对民资的吸引成效如何,仍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