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将推出第四批PPP示范项目

14.04.2017  13:02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财政局举办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上获悉,在前三批PPP示范项目落地率稳步提升的背景下,财政部即将推出第四批PPP示范项目。此外,在经过系统梳理和评估之后,一系列的政策完善工作也将启动。 

   打造行业精品与改革示范区   

  在培训班上,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以“PPP模式与财政改革”为主题,对财政部推广PPP的背景和主要做法、政策框架和财政管理要求、当前PPP工作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当前形势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董德刚表示,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环境建设,推出第四批示范项目,打造行业精品与改革示范区,并将严格执行PPP项目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全过程信息公开,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已上升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在其引领之下,PPP项目的规范和标杆作用日益凸显。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即将启动评选之时,社会各界对于前三批示范项目的落地情况也愈加关注。 

  财政部已推出了三批共745个、计划总投资规模1.95万亿元的PPP示范项目,涉及几乎所有公共服务领域。从财政部PPP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三批PPP示范项目的落地率持续提高,落地周期不断缩短。 

  截至去年年末,第一、二、三批示范项目落地率分别为100%、62.4%、42.9%。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共计11260个、总投资规模13.5万亿元,其中已有1351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额2.2万亿元,与2016年年初293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额4146亿元相比,落地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增长4倍多。项目平均落地周期从13.5个月,缩短至12.8个月,落地周期缩短近1个月。仅2016年当年就新增落地项目1058个,新增项目投资额1.8万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过6000亿元。 

  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落地率”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数据同样值得关注。 

  财政部PPP中心此前披露了有关PPP项目开展物有所值评价的相关数据。根据对335个示范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数据的统计,平均每个项目节约3.8亿元政府投资,PPP模式与传统投融资模式相比,在节省政府投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方面的优势明显。 

  董德刚表示,财政部一直致力于将示范项目打造成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样板”和“标杆”。为此,还建立了对示范项目的跟踪指导、对口联系、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对示范项目实行嵌入式、全流程管理,确保示范项目规范实施。 

  从北京市的情况来看,目前有11个项目列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其中10个项目已落地,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兴延高速等项目已成为行业领域内采用PPP的重要参考案例,初步具备了模式能复制、经验能推广、程序能借鉴的扩散效应。 

  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市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项目达89个,计划总投资2440亿元,已落地PPP项目有38个,落地率达5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的PPP项目呈现出数量精、规模大、落地率高、可持续性强等特点。 

   政策进入完善期   

  在快速发展了3年之后,2017年被业界公认为是PPP的“规范年”,也是PPP相关政策的“完善年”。 

  据了解,财政部金融司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通过对各地具体项目的调研,对3年来财政部发布的PPP相关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政策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日前,记者跟随调研团来到北京市的部分PPP项目进行了调研。在通州水环境治理项目现场,北京市财政局协调组织项目相关各方悉数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团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为下一步做好政策效果评估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董德刚表示,委托第三方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目的是更有效促进PPP项目的规范运作。评估完善3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旨在完善中长期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合同履约监管和公众监督,切实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此外,财政部还将探索制定明确细化的分行业项目验收绩效指标体系。 

  对于备受各界关注的PPP立法相关进展,董德刚表示,财政部正在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加快出台PPP条例,提振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PPP的信心。 

  此外,财政部还将加快出台PPP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完善与PPP项目实施相适应的价费机制、土地划转、资产管理等配套政策。着力提高民营资本参与度。完善以奖代补等相关扶持政策,将民间资本参与度作为工作考核和奖励评价依据。据介绍,中国PPP基金也将进一步明确政策定位,优化投资方式,发挥引导作用,优先支持民营资本参与的PPP项目。 

  针对一些具体行业领域的PPP发展,财政部提出将联合行业部门加快出台污水、垃圾处理领域PPP模式“强制应用”的指导意见,探索在合适领域开展PPP模式“强制识别”。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培训会上,包括养老等产业在内的“幸福产业PPP”的概念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财政部提出将大力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幸福产业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指导意见,推出一批幸福产业PPP示范项目,探索幸福产业推广PPP模式的成熟路径。 

   地方PPP 培训渐趋深入  

  实践越深入,遇到的问题也越有挑战。记者注意到,在务实推进和问题导向的氛围之下,地方的PPP培训工作也渐趋深入。 

  例如,针对有媒体及地方政府反映“每一年度地区全部PPP项目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不超过10%。”规定之中“10%”的口径如何确定的问题,财政部金融司金融五处副处长易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 

  易赟表示,10%比例限制的口径是,每一年度地区全部PPP项目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不超过10%。这一比例仅限于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支出,并不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政府以土地、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投入的部分。这些政府支出责任需要识别和全面把握,但不受10%比例限制。 

  据介绍,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英国等其他国家限制比例均为6%-7%,而我国正在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这一比例可适当放宽。但如果比例过高会影响其他“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的基本支出需要,也可能引发财政风险和影响政府履约能力。 

  此外,针对实践中关于PPP与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等存在混淆的情况,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龚亮做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和实践指导。北京市房山区财政局还拿出了具体PPP项目进行了现场案例交流。 

  北京市财政局还从实践中总结出了遇到的其他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培训务求实效。 

  例如,在理念观念方面,一些部门仍习惯于将PPP看作简单的融资手段,对PPP核心理念的认识仍需提高,对PPP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水平作用的认识仍需加强;在项目规范实施方面,一些项目在PPP操作流程上仍需规范,社会资本采购活动没有理顺程序,PPP项目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发挥市场公平、有效竞争仍有很大空间;在PPP咨询服务方面,PPP咨询市场迅速扩大,PPP咨询工作质量仍需加强,如何加强PPP咨询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将直接影响项目的落地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和参训人员的需求,北京市财政局安排了针对宏观形势、政策的解读,针对实践中具体问题的指导及地方具体项目的现场说法等,邀请的授课老师也都参与了政策制定,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目的就是通过对PPP政策的解读和操作实务的讲解,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推进PPP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