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一只熊猫身上的文化密码

26.02.2016  11:34

  《功夫熊猫3》成华语动画片票房冠军

  新华艺评

  近日,中美合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因为深受观众欢迎,宣布电影公映延期至3月27日。自1月29日全球同步上映以来,《功夫熊猫3》已取得9亿多票房,延期后将取代《大圣归来》,成为华语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动画片。《功夫熊猫3》延续、发展了前两部的故事情节,熊猫阿宝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尤其是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展示与表现,更加深入,富有韵味,从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2008年6月,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横空出世”,电影以中国功夫为主题,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乃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该片主人公是憨态可掬的熊猫阿宝,集笨拙善良、懒惰乐观、怯懦进取于一身,再加上精良的制作、幽默的细节,中国文化的西方表达,一时间让中国观众感慨不已。2011年5月,《功夫熊猫2》上映,虽然在情节的开掘上并没有更多突破,但该片在人物塑造上下了一番功夫,通过角色的寻父旅程以及对童年的反省,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深度。正在热映的《功夫熊猫3》则有三分之一的中国血统,出品方之一是“东方梦工厂”。该片中,熊猫阿宝重遇生父,重新融入熊猫大家庭,并与大家一起用气功战胜了邪恶力量天煞,西方式平民英雄的奋斗梦与东方式集体主义的强大力量有机结合,体现了主创者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深沉思索。

  与前两部相比,《功夫熊猫3》里的中国色彩更加原汁原味:赏心悦目的水墨画,俨然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漫漫云海中的雪山、屋舍、桥梁,都体现了强烈的东方色彩。或许是为了照顾中国观众的文化情感,《功夫熊猫3》中阿宝“认祖归宗”了:熊猫村的设定处处都是中国元素,而里面的茶道、折扇、太极八卦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该片在视角表达方式上,又是典型的“好莱坞式”,大广角、俯瞰式,壮观而震撼。

  《功夫熊猫》的可贵是,没有说教,更没有概念先行,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家国情,都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个个生动、幽默的细节之中,把中国式幽默的内敛含蓄和美国式幽默的轻松阳光结合在一起,不靠鸡汤赚眼泪,不靠煽情骗评分。如熊猫父子见面时“秒变路人”节奏的对答,诙谐机智;阿宝为穿上犀牛铠甲的李山扬起红布,灵动温馨;敬业的速写猪总是抓住关键细节作史官式“记录”,天真滑稽;作为“食物链”的包子串到处乱飞、战斗部署时小熊猫们偷吃各种面食,则兼具严肃与轻松、沉重与调侃……阿宝的爸爸来寻亲,猪宝宝们左看右看都发现这是父子俩,阿宝和他爸还很自然地说,“啊,你要找儿子啊,好巧啊,我也要找爸爸”,父子相见时有东方式的害羞、克制,但对话和动作则是纯西方式的搞笑。

  主人公阿宝身上既有西方式平民英雄的草根色彩、个人奋斗、理想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影子,即“”的进取为民,“”的拿起放下,“”的若有似无。三部曲的主题一脉相承:第一部对自我能力的认知,第二部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第三部将二者结合起来融入对宗族与血缘的认知。“你到底是谁?”让人想起了西方文化中“我是谁!”这一终极之问。电影中,浣熊师傅的回答是:“你就是你自己。”不过,如何成就自己?包含了你人生当中所有的经历和社会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平民英雄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而集体主义则是中国文化的题中之义,《功夫熊猫3》把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阿宝升级以后,继续发扬他走下神坛的神龙大侠风格,各种平民英雄形象,各种逗比,各种自嘲与调侃,都是非常好莱坞的人物塑造方式,这与中国文化里“”着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电影对一些具有中国玄学色彩的文化进行了科学角度的解读,如对“”的理解,主要从能量方面切入,对气功的理解,包袱抖到最后,干脆用“人多力量大”来解释。这样的解读虽然有隔膜之嫌,但“文化误读”往往也能开拓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况且,作为主要观众是儿童的动画片来说,这样的处理也情有可原。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解读,架构了一座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桥梁。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心灵、审美的相通性与普遍性。中西文化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很多方面可谓异曲同工,比如说对亲情、爱情、友情的认识,对公平、正义与自由的追求,古今中外都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恒定性。一些文化经典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引发持久的共鸣,正是因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力量。文化有民族性,更有超越性、普遍性,愿更多的文化创作者能从《功夫熊猫》三部曲中得到深刻的文化启迪。

  贾梦雨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