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召开专家研讨会认为简政放权要增强公众"获得感"

22.05.2015  10:54

  新华报业网讯 19日,省委党校召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简政放权要给公众更多的获得感。

  “简政放权已初见成效。”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朱步楼介绍,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45.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322万,在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省编办主任俞军提供的数据表明,江苏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数净增41.7%,这与简政放权降低创业门槛不无关系。

  然而,从“公章旅行”“公文长征”,到证明“你妈是你妈”、提供“需要无罪证明的证明”,这些真实的“笑话”反映了改革与公众的预期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含金量”不够。有的领域存在放虚不放实、放小不放大、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

  “去年对省市县三级政府权力的梳理过程中发现,8900多个权力事项中,由各层扩权‘创造’的就有3900多个。”俞军举了个例子,如法律规定,县以上气象部门负责建筑物防雷设施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设施的材料由气象部门指定供应,安装施工的资质要气象部门认定……权力就是这样一层一层扩充、膨胀。

  梗阻如何畅通,行政机关立权、事业单位评估、行业协会认证、关联企业收钱的利益链如何打破?《群众》杂志社原总编、教授周毅之认为,要敢于“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政府有形的手制约甚至瓜分社会主体、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自由权,确保社会主体、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自由”。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郑焱认为,简政放权不是弱权卸权、放任不管,而是要转变职能,居敬行简,善治善管,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同时还要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要积极作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孔繁斌教授指出,简政放权既是重塑政府,也是重塑社会,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中,社会建设力度不能小,否则改革与社会发展无法匹配。 (郁芬)

原标题: 省委党校召开专家研讨会认为简政放权要增强公众"获得感"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