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倾力打造中国汽车“硅谷”

07.07.2017  10:24

 

  大院大所对接会

  科技创新先锋

  新华报业网讯 “产品覆盖国内20多家整车厂、100多个城市,客车AMT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混动客车市场占有率30%,全国销量第一,成为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这是年仅6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企业——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绩报告单”。

  “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够成功转化,多亏了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教授。”苏州绿控公司董事贺国旺说。

  2011年,清华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共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协议,成波被任命为院长。成波先后受业于清华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在东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成波又到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日本国立交通安全环境研究所从事智能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2006年初成波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直至2011年被任命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我们要把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打造成能够集聚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平台性机构,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纽带、技术转移的桥梁,力争未来在苏州形成高端人才汇聚、高科技企业云集、高端服务业繁荣、科技金融市场活跃的中国汽车‘硅谷’。

  “创业之路不可能平平坦坦。”成波说,咬定目标向前走,办法总比困难多。成波的研究领域是汽车智能安全技术、驾驶行为建模与仿真和汽车智能决策。近5年,他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国家两期863计划课题支持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完成产品开发与验证,识别精度大于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开始产业化。作为“掌门人”,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在研究院“重头戏”上。成波欣慰地告诉记者,在大家“抱团”努力下,研究院业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态势——

  针对汽车科技成果转化所需关键环节,建立技术研发、产业服务、职业教育、金融投资、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6大业务平台,初步形成一个集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和企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创新平台与体系,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聚焦引领汽车未来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完成6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累计申请专利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半数以上。自主研发的同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批量使用于国内100多个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2/3,成功替代了美国进口产品。

  建立国内第一支专注于汽车行业的创投基金,已投资近50个项目;与地方政府共同成立产业化平台公司,形成研究院、平台公司、创投基金“三轮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累计孵化企业60余家,企业总市值超过百亿元,其中80%落户江苏。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与数个万亿级的产业紧密相关。”成波展望说,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龙头,不仅会改变汽车行业本身,还将带动信息通信、交通、互联网等密切相关的万亿级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成果转化都有一定优势,所以我们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新华日报记者 蒋廷玉

原标题: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倾力打造中国汽车“硅谷

标签:

编辑: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