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企研发出声波去霾技术 用喇叭“吹落”PM2.5

11.01.2016  11:02

  在烟囱里放一个大喇叭就能去除PM2.5?这不是痴人说梦,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的这项新技术,日前拿到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

  走进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宛如走进“巨人国”:形态各异的大喇叭长短不一,最长的有几层楼那么高,短的也有五六米长。不过,这些喇叭吹奏出的声音不是给人欣赏的,而是给电厂烟囱除尘的。

  公司董事长张荣初说,空气污染除了来自汽车尾气、建筑粉尘外,还有一半来自电厂、石油石化等工业品生产中产生的灰垢。雾霾的元凶——我们常说的PM2.5,是一种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为它们太小、太轻,所以悬浮在空中形成了雾霾。“我们去雾霾的办法是从源头治理,阻止雾霾进入大自然。怎么阻止呢,就是让细小的PM2.5颗粒团聚起来,变成较大的颗粒,最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变成大灰尘掉下来。”张荣初说。

  让PM2.5颗粒集聚的原理是共振。把四五米长、三四吨重的巨型喇叭伸到烟囱口,喇叭尾巴连接着发声设备——可调频声波发声器。“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测PM2.5颗粒频率的扫频软件,这就像一个智慧的大脑,可以自动调频测量出PM2.5的共振频率,除霾效率可以达到98%,而且喇叭的声音并不扰民,符合国家的相关环保标准。”张荣初介绍。

  该公司利用声音清理灰尘的想法,萌生于2007年。当时,公司从事军工航天领域的噪声实验工作。卫星、导弹等空间飞行器发射前,都必须进行高强度的噪声实验,以检测系统零件的稳定性。在一次次的模拟试验中,试验人员发现,实验室墙壁涂层经常严重剥落,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涂抹。高强声竟然蕴藏着如此大的能量?受此启发,他们以军工技术为基础,研发了“声波吹灰”技术应用于锅炉烟道的除垢工作。去年他们又进一步研发,将业务拓展到更为精细的去雾霾领域。

  手中掌握独特的高新技术,在制造业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该公司发展迅猛:2014年实现产值4700万元,利润700多万元,2015年预计产值6000多万元,利润900多万元。目前,公司已经顺利登陆了新三板。  (张希)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