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园里有个石雕水池 原来是大报恩寺的巨型碑

06.06.2015  10:14

用大报恩寺石碑制成的石雕。 瞻园供图

龙虎网讯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的展厅内,有一个名为“太平天国石雕水池”的展品。近日有读者推测,这座水池由一块巨型石碑雕琢而来。而文物专家证实,读者推测属实,这块石碑也不是旁物,就是南京大报恩寺一座消失的御碑。

瞻园工作人员介绍,这件石雕,周身雕刻龙、凤、虎、寿等花纹。1957年,它被发现的时候,躺在瞻园的葡萄藤下。著名的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曾经对它进行过仔细的研究,认为这样的石雕是典型的太平天国艺术品,非常精致、高规格。当年就被定为二级藏品收藏,近些年文物专家们再次评定,又升级为一级藏品,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国宝”。

而这件石雕和大报恩寺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刚进瞻园工作的时候,就听老先生们说过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专家张铁宝介绍说,这件体积庞大,宽有两米左右,高有二三十厘米,应该是用一个残碑凿成。而什么碑才会有这么大呢?通常来说,只有皇家御制的碑刻才有这样的规模,比如四方城的大明神功圣德碑,就是很大的,很有气势的。最为关键的是,这件石雕上,有依稀可以辨认的“妙、微、宝”等六七个字,这六七个字和大报恩寺前永乐22年的御碑恰好能对上。

这个水池的前身——“永乐”二十二年(1424)二月立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目前仅存龟趺,龟趺长4.3米,高2.4米。据文献记载,此碑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讲述了他建造大报恩寺的缘起和想法。专家告诉记者,永乐御碑在太平天国战火中严重受损, 碑亭被毁,碑身无存,只剩下了龟趺。不过,在大报恩寺复建过程中,这只巨型龟趺四周也建起了碑亭。

太平天国时期,王府人员怎么会把大报恩寺的物件拿来做石雕呢?张铁宝说,这就无法查证了。但推测可能是就地取材,大报恩寺离瞻园相去不远,而这块残碑又正好适中。就被用来制作成了石雕。(记者 张可)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刘佳佳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