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女性去哪儿了?让她们来告诉你……

26.04.2017  20:43

颜宁:科学对于性别没有偏向性

  3月的最后一天,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获“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颁奖词时表示,颜宁是我们清华杰出的校友,知名的教授,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表述颜宁的“”。

  的确,颜宁被清华学子们奉为“学术女神”,《自然》“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塞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导……

  而无数光环笼罩下的颜宁淡定而从容,“做科学研究,背后肯定离不开勤奋。

  近些年,一些像颜宁一样的女性正日渐成为科技进步的中流砥柱,她们以自身的实力和创造力推动着时代与历史的进步。“科学对于性别是没有偏向性的,我希望每个女孩子要勇敢地遵从内心,勇敢地做自己,不要屈服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颜宁坚定地表示。

  “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1996年,颜宁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一名新生,清华严谨的学风奠定了她做学问的基础。而当初这个选择是父亲帮她做的决定,在父亲“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观点的引导下,18岁的颜宁迈出了向科学挑战的第一步。

  大学毕业后,想出去看看的颜宁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又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从那时起,颜宁真正对微观世界下的生命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她爱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当细胞里那些只有几个到几十纳米大小的蛋白质分子通过X-射线衍射,解析出原子分辨率的结构时;当那些微小结构被放大几亿倍之后,其美丽的构造清清楚楚被肉眼看到时,颜宁总忍不住感叹造物者的伟大。

  2007年,颜宁受聘于母校清华大学,领导独立实验室,向膜蛋白这个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进发。当时,不到30岁的她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一切从零开始,实验室建立的前半年,颜宁直言自己“快疯掉了”。然而,实验室很快步入正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从这里诞生的科研成果足以让国内外同行为之惊叹。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7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多年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都在大幅增长。”颜宁坦言,优渥的科研土壤给予了团队充分的养料。

  回国数年,颜宁坚定地认为:“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研究确实很难,可是越难越好玩

  颜宁主要致力于研究在基本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蛋白的结构与机理,其代表性工作包括葡萄糖转运蛋白和钙离子通道。2010年,清华大学曾聘请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未来5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果然,颜宁没有辜负这样的期待。

  2014年6月,颜宁研究组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他们使用一系列技巧来限制它的变化,最终成功结晶。这是过去40年世界诸多实验室攻坚的对象,而颜宁和团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

  2015年7月,颜宁研究组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家族的研究上更进一步:解析出GLUT3的三维结构,清晰完整地展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工作的分子机理,为研制小分子肿瘤靶向药物提供了直接结构依据。

  除此之外,颜宁团队针对肌肉收缩这一基本生理过程中涉及的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做出一系列突破性的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高分辨率钙离子通道的结构,在国际生物物理领域引起巨大反响。

  颜宁的工作迅速获得国内外学术界认可,2015年相继获得国际“蛋白质科学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2016年当选最具声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GRC的Alexander  M.  Cruickshank演讲人资格,这是首次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获此殊荣。2016年6月,因观察到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颜宁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回顾回国的这些年,颜宁称自己最满意的就是将一个个极具挑战的课题变得不再可怕。“研究确实很难,可是越难越好玩不是吗?

  “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有14个小时“”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她追求的是一名科学家的境界:“我刚回清华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跟我说过做科学家的3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不可磨灭。

  这种信仰与追求,她也反复讲给组里的学生和更多年轻人。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家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位师姐寄语学子。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除了“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这一最初的理想,就是培育更多的人才,“希望有一天,看到从我实验室里走出的学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教授,作出更大的科研成就。

青年女科学家王琳:“新丝绸之路”上实现报国梦

  

  作为丝绸大国,蚕丝为中国人再熟悉不过。当精美的丝织品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丝胶(蚕丝组分)的生物医学价值却长期被忽略和浪费。通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创新性地挖掘出丝胶的独特价值,她的系列原创工作不仅改变了丝胶的命运,也为更多人重新拥有健康打开了梦之门。

  学成归来  报效祖国

  “长久以来,我一直有种特殊的报国情结。”王琳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自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是知名医学专家。“他们曾在国外长期留学深造,但最终都选择了回国报效祖国。”幼时曾与父母一起出国的王琳,随父母在莱茵河畔的美丽小城洪堡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长大后选择了基础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在赴美留学多年后依然沿着父辈的足迹,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在世界生物医学研究最高学府布朗大学读博时,王琳接触到医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能和最顶尖的科研工作,也有幸看到一群优秀的华人同胞在科学领域里畅游和搏击的身影。“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伟大成就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这让她在心里埋下了选择投身科研的种子。

  当时,她的丈夫也在美国另一所高等学府工作,为了报效祖国和母校的培养,王琳夫妇双双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和许诺的国外发展机会。2012年,王琳通过“青年千人计划”回到祖国,回到最亲切的家乡工作。对此,她尤为感谢国家的培养和国家海外人才计划的远见,“我们国家这么大,很多地区仍然还在贫困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选择对科研进行这么大的投入非常不易,且很有远见;国家的信任让我非常感动,也深深感到自己作为科研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对祖国和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在国外时总感觉像浮萍”。王琳告诉记者,外边的世界虽然精彩,但时常让她有漂泊无依的感觉。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让她感觉像小树真正扎根了,发自内心的踏实又温暖。

  “报效祖国听上去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但其实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能实现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回国后,长期从事再生医学与创伤修复研究的王琳创建了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新生物材料研发及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并开创性地开展对丝胶(Sericin)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创新工作  “变废为宝

  她的创新工作“变废为宝”的将剿丝产业的废弃物“丝胶”回收利用,转化成具有高科技附加值和独立知识产权的、可用于创伤修复/再生的丝胶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适用于外周神经修复的丝胶神经导管,以及成功研发了新型丝胶生物支架、可注射水凝胶及多种多功能新药物载体。

  一系列原创工作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与创伤修复中应用的新领域,使我国在丝胶组织工程产品研发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并将有可能提升我国传统剿丝行业的现状,再次驱动我国在丝绸行业的引领作用。一条“新丝绸之路”在显微镜下正徐徐展开。

  除了将丝胶生物材料应用于对外周神经、中枢神经与心肌的修复,王琳还带领团队将丝胶生物材料的应用拓展到皮肤、软骨、骨胳肌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创伤修复领域,并实现着不断的突破。王琳希望,未来能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产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国制造的组织工程产品,并为改善人类健康开辟新途径,造福广大病患。

  一系列在国内外再生医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让王琳多次受到行业和学术领域的肯定。2014年,她当选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分会全国常委;2015年,她获得再生医学首届“王正国创伤医学创新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7年她被评选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多年科研工作之后,我深知科研道路的艰苦和不确定性,不仅要能吃苦,还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但仍然决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并且尽量有所作为。”作为导师,王琳治学严谨,关爱学生,注重育人,经常用自己的经历来鼓励学生和女性科研工作者们。

  鼓励女性  投身科研

  在王琳看来,研究与生活并不是对立,而是并行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扮演好身为女性的各个角色,但并不苛求完美,尽量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持久。

  科研实验本就充满困难与挫折。踏上这条艰辛路,挫折是常态,经历失败更是家常便饭。这就要有“不断重新再来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王琳表示,困难与挫折面前,一定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打不垮的精神韧劲,同时“发挥女性特有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温柔的力量,温柔的小女子,也可以做成一番事业。

  2017年2月28日,王琳被授予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这个奖项的宗旨在于鼓励从事科研的女性。“好的花朵需要好的土壤”,谈到女性教育,王琳认为,好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女性的培育非常重要。

  “轻视和不尊重是对女孩最大的伤害,会造成长期不良的社会后果。因为每一个女孩都是未来的母亲,而母亲又肩负着继续向下一代传递价值观、培育下一代的职责,一个尊重母亲、尊重女性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王琳希望,在全中国、全社会都能普遍形成关爱女孩、重视培养女孩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女性自己也要做到自尊自立,自强不息,要不断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要勇于追求卓越,有所作为。

  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女性投身科研,希望社会给予能更多的扶持,更多的鼓励,希望将来能出现更多的女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