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的无锡样本

27.04.2016  09:34

  无锡,因其创新能力和产业特色,被列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核心群”。无锡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工作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破解知识产权疑难法律问题,走出了一条立足于服务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路。

  专业化办案,精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此次案件的成功办理,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固有观念,让我们对中国政府在全面保护注册商标和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充满信心。”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蒋永良的案头,摆着一封来自以色列诺加(NOGA)公司的感谢信。

  办理这起案件的无锡市开发区检察院侦监科副科长张斌已有5年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经验,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开始掌握的证据仅有当场查获的一车假冒刀片,而嫌疑人辩称才刚刚开始售假,不够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案标准。了解到这一情况,张斌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取证。最终从QQ聊天记录、银行卡交易记录等证据中发现嫌疑人假冒并销售“诺加”产品的事实。

  “每遇到一起新的知识产权案,都是面临一个新的课题,都要从头学起。”办理了江阴市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的检察官毛钥深有体会。犯罪嫌疑人俞某、黄某、李某原是江阴一家生产钢丝的外商独资企业的高管、工程师、操作工。就职期间,三人与公司签署了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离职后,俞某、黄某找到一服装公司老板周某,三人以各自妻子名义出资成立了一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并请来原公司同事李某负责生产管理。短短两年间给老东家造成200多万元经济损失。

  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诉讼程序,经过5个小时的庭前会议、6个小时的庭审,三名被告人最终均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处罚。

  目前,无锡市两级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案件办案小组,从侦监、公诉、民行等部门抽调办案经验和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业务骨干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巧借“外脑”,服务“智造”高地

  “员工跳槽带走企业老客户,是否属于犯罪?发现不法商贩将本公司商标‘贴牌’出售劣质商品,如何保留证据才能赢得先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李杨是开发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法律保护专家咨询团”的一名成员。今年知识产权日之际,他开讲的题目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

  像李杨这样的“外脑”,无锡检察机关有不少。蒋永良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业性、复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仅凭检察机关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保护使命,必须整合相关的智力资源共同开展保护工作。”为此,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两级检察院与上海社科院法学所、苏州大学法学院、江南大学法学院都建立检(研)校共建平台。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知名学者以及计算机、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人才担任专家“智库”。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非法制售侵权复制品、盗窃商业秘密等各种侵犯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的犯罪也逐渐增多且呈愈演愈烈之势。近几年来,无锡市此类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件21人,起诉19件38人。

  与此同时,无锡高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四难”问题仍然存在,案件立案难、取证难、鉴定难、执行难,企业维权成本高。

  “智库”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2015年12月,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联合开发区检察院对“二胡”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摸查后,形成了《无锡新区梅村二胡地理标识保护问题调研报告》,对“二胡”制作过程中运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造型等,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搭建平台,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软环境

  走进无锡软件园,在这片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累计申请专利突破4万件的地方,会在黄金地段看到“无锡市开发区知识产权检察法律服务中心暨人才创新创业检察法律服务中心”的牌子。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三年,集中受理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诉求。

  数据显示,2015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50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九成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创新驱动正在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新企业屡屡受到知识产权侵权困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关键的软环境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蒋永良表示,为此,“平等保护,主动服务;保护在先、预防为主”成为无锡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主旋律。

  无锡市两级检察机先后建立多个专业化平台,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防范知识产权案件的发生。

  滨湖区检察院于去年9月,联合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等园区,在马山举行了滨湖区知识产权保护同盟启动仪式,积极构建“自主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精准服务“东方硅谷”。

  “环科园和南京师范大学、宜兴检察院联合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室,以法制化、规范化协助环科园创设了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宜兴市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认为,为这片创新创业的乐土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与司法保障,正是环科园得以吸引众多科技人才来宜创业的“软环境”之一。

  □本报特约记者关开城本报记者郎建强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