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土地规模流转“宜陵实践”

08.05.2015  12:13

近年来,江都区宜陵镇顺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形势,把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土地规模流转、整片整组整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截至2014年底,宜陵镇16个村(社区)235个村民小组累计流转承包土地28330亩,占全镇总承包面积的94%以上,流转出来的耕地由65个大户、80个农场耕种经营。随着农场化农业的基本到位,宜陵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也将随之同步加快。

三个决不

始终把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

据了解,在推进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宜陵镇自上而下,始终把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决不与民争利、绝不算计农民、绝不让农民吃亏的“三个决不”工作原则,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在规模经营后,因田埂、道路、沟渠整理,部分行政村组相应增加了流转面积,实际耕种面积渗溢15%左右,村组将这部分土地收益按照比例分摊给村民,将实惠让利于民。此外,宜陵镇通过算账对比,让农民明明白白感受到土地规模流转的好处。首先是土地收益账,每亩土地扣除种子、农资、人工等成本后收益大约在450元左右,农民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社后,无需投入,不用参与农业劳动即可获得每亩500斤水稻的保底收益,还可以根据招租竞价价格获得溢价分红;其次是长期得益账,土地流转让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安心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有效增加了收入。

三个为主

严格土地流转中的操作模式

在土地流转操作具体过程中,宜陵镇坚持“三个为主”,严格操作模式,确保整个过程合规合法,保障农户切身利益。首先,土地流出以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严格土地流出形式,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动员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其次,农民利益保障以实物保底为主。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实行严格保底分红,保底价为水稻每亩500斤左右,并根据招租发包价格确定分红。农户需现金结算分红,可按当年粮食收购指导价折算。最后,承租主体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竞价招租为主。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发布招租通知,严格竞价招租程序,采取民主议标、举牌竞标等多种形式公开招标,让群众监督整个流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操作程序规范、合理、透明,最终竞价确定承租主体,让流转农户得到切身实惠。

三抓三查

验收检查过程敢于顶真碰硬

宜陵镇党委书记樊洪喜告诉记者,为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该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50名镇村干部组建了工作队到村入户,分片包干、协调推进,狠抓交流查进展、狠抓监察查力度、狠抓验收查质态。小组每月逢5日、10日召开工作交流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集中会商难点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同时,每周编印工作简报,交流各村(社区)工作推进情况,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在验收检查过程中敢于顶真碰硬,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到村检查土地规模流转情况,重点查看入股申请书、招租协议等手续,对率先完成规模经营任务的村组给予奖励。对虚报、谎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数据的,取消奖励资格,确保土地规模经营的真实性。(孙志远、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