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通报塑胶跑道检测情况

22.11.2015  09:42

  个别不良施工企业使用了不合格原材料,苏州常州等地跑道未发现有害物质

  晨报讯(记者王晶卉)今年开学之初苏南地区塑胶跑道问题,有了调查结果。昨天,省教育厅通报了我省部分地区个别学校塑胶跑道问题的核查和处置情况。

  调查发现,苏州市元和小学塑胶跑道未发现污染源和有毒有害物质。但省专家调查组发现工程建设管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施工方为赶工期,未能保证塑胶跑道面层7至14天的养护期,导致学生开学后仍能闻到塑胶的异常气味;二是建设方和监理方人员缺乏塑胶运动场地建设专业知识,监管没有完全到位。目前,当地政府已将学校塑胶跑道铲除并封存。从学校反馈结果看,9名学生体检结果均正常。其中,6名学生病史记录中显示,近两年秋季临近时期均有流鼻血现象。

  崇宁实验小学塑胶跑道主要原材料检测结果为合格。但检查组发现,存在冒用他人送检报告的疑点。复检检出甲苯、二甲苯超出国家标准,省教育厅已责成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整改。查阅了校卫生室门诊记录,2014年9月1日至10月1日共有11名学生流鼻血。2015年9月至10月1日共有4名学生流鼻血,这四名学生均在2014年出鼻血名单中,不能说明与塑胶跑道有直接联系。

  此外,常州市钟楼区博爱小学、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塑胶跑道未发现有害物质。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塑胶场地建设属于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不良施工企业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在施工中添加了有害物质。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少数建设单位降低造价;二是一些招标文件中没有具体的技术指标;三是评标专家忽视技术要求,对合格的塑胶跑道真实成本重视不够,使不良企业中标;四是塑胶跑道施工质量市场监管不健全,使不良企业有机可乘;五是教育部门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人员。

  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将加强技术指导。把好招标采购关,择优遴选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保证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把好材料进场关,突出对进场材料的抽查检测,使进场施工材料全部符合招标要求;把好施工管理关,严格施工过程各环节检查,严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把好检测验收关,委托权威机构对建成场地取样检测,确保运动场地检测合格后才能交付学校使用,严禁学生在校期间施工,工程完成验收合格后7至14天方可交付使用。

原标题: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