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江苏13市可与15省市异地互办身份证

29.06.2016  11:59

  江苏可与15省市异地互办身份证了 7月1日起全面启动,异地人员需在江苏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才能申请换证补证

  丢了身份证,还要跑回老家补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件麻烦事。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公安厅获悉,从7月1日起,江苏省将全面启动外省市户籍人员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业务。届时,户籍在天津、山东、湖南等15个省市的居民,可直接在江苏补领、换领身份证。而在外打拼的江苏人,也可以直接在上述15个省市办证。

  15省市户籍人员

  可在江苏办身份证

  据了解,江苏作为全国跨省异地办证试点省份,此前跟安徽开展结对试点。试点开始后,已经累计办理安徽籍人员居民身份证6400余张,办理省内跨市、跨县区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31万余张。

  目前,扩大跨省异地受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江苏全省异地受理点将由原来南京、常州两市的35个受理点扩大到13个省辖市136个受理点。从7月1日开始,在江苏省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15个省市的户籍人员,也可以凭相关手续,到居住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业务。以上异地办理的身份证,不含临时身份证。

  这15个省市为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

  此外,江苏省户籍人员到上述15省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也可以直接在居住地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业务。这就意味着,江苏人在省内外都可以补领、换领身份证了。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请关注当地公安机关宣传公告。

  目前,江苏13个省辖市公安机关已经具备全面受理的条件,除上述15省市外,对其他省区市的异地受理工作,要等其具备网上审核签发条件和双方公安机关对接测试后再启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根据公安部部署要求,异地办证的人员需要在江苏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才可以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而异地受理工作采取“异地受理、原籍审核签发、异地制作发放”的模式。但是,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吉林省延边州、长白县、前郭县少数民族文字证件暂时还不能受理。

  换证补证收费标准

  统一降为每证20元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居民身份证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有效期满换领居民身份证每证20元,损坏换领、丢失补领每证40元。

  而此次,根据江苏省政府通知的要求,江苏省自2015年11月1日起,居民身份证损坏换领、丢失补领收费标准统一降低为每证20元。

  15个省市是哪些?

  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

  异地办证怎么“”?

  第一步,申请人本人持居住地市级公安机关签发、签注的居住证,到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指定的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申请办理。申请人居住证丢失或未办理居住证,依照《江苏省流动人口居住管理办法(试行)》已在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居住信息登记的,凭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申请换领的,应交验原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人员,按规定由其监护人陪同,代为办理各项手续。

  第二步,通过审核后,现场采集人像和指纹信息,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缴纳工本费,完成申请手续。

  第三步,受理信息将通过全国系统传送至申请人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由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负责审核签发。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因申请人信息差错、身份无法核实等不予审核签发的,异地受理点将及时告知申请人并退回工本费,申请人需回户籍地申请办理。

  第四步,受理信息经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核签发后,由江苏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完成证件制作和核验发放。申请人凭领证回执到异地受理点核验并领取证件。依照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公安机关自公民提交申请之日起60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换领证件的,领取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

  哪些情况不能办?

  按照规定,以下四种情况,不能跨省异地办理身份证。

  一是人口信息系统中登记信息与申请人居民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的。

  二是全国人口信息系统中无申请人历史相片,难以确认身份的。

  三是申请人相貌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且无法通过核验指纹信息确认身份的。

  四是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以上四种情况,受理点民警将告知不予受理原因。

  哪些受理点可办理?

  江苏13个省辖市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名单及办公时间,可扫描二维码下载ZAKER搜索查询

  微信申请办理居住证、网上求助开锁、网上支付缴纳违章罚款……昨天,南京公安“微警务”2.0版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基于公安基础数据的“微警务应用开放服务平台”,用户关注并在“南京公安”微信公众号上注册,就可办理户籍、交管、车管、出入境业务等24项业务,而且还能提醒你办理相关业务,如年检过期、护照到期等。

  通讯员 宁公宣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顾元森

  南京“微警务”可办24项业务

  微信办居住证、找人开锁、缴违章罚款……

  南京“微警务”可办24项业务

  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办全部业务

  南京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明杰说,“微警务”2.0版正式发布,用户在办理业务时免去反复登录提交身份资料的繁琐。今后,只需在首次办理业务时登记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验证有效后,再次办理户口、车辆、驾驶证、护照等业务就不用重复登记身份信息。

  此次南京公安“微警务”将公安内部的户政、出入境、交管、指挥中心等30多个警种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汇聚,还和房产、社保、卫计委等17个部门共享交换数据,实现跨政府部门间有关公共服务的数据打通。如机动车6年免检,群众以往需往返公安、环保两个不同部门,现在通过“南京公安”微信平台提交办理,一次即可办好两个证件;宝宝出生了,父母可以通过微警务网上报户口,网上后台会核实房产、户政等信息,完成户口单页制作,并通过特快专递送上门。

  南京公安“微警务”还根据用户登记的身份信息的完整程度,将用户分为关注用户、注册用户、实名用户、实人用户等四级。身份认证等级越高,享受的便捷化服务就越多。

  24项服务可在网上办理

  据了解,南京警方选定了交管、出入境、户政等部门24项服务项目,除了违法曝光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驾驶人理论模拟考试等功能,“微警务”2.0版还推出了微信自助开锁、微信申请办理居住证、律师会见等服务。

  目前主城区6区的居民可通过南京公安微信公众号的自助开锁模块,发出开锁请求,系统会将请求发送给距离最近的锁匠,安排其上门提供开锁服务。

  南京公安还上线了律师预约会见模块,律师通过南京公安微信公众号,填写相关信息,即可预约与当事人会见,解决了以往会见排队等候的问题,平等保障了律师与办案机关、被羁押人员等的合法权益。

  南京公安“微警务”2.0版增加了关注用户个性化的“定制提示”服务。如机动车违法曝光、年检到期提醒、驾驶证扣分临界提醒、年检到期提醒、护照到期提醒等。

  此外,还推出了“警博士”(智能客服),提供24小时实时在线咨询解答。另一个实用功能是开通了微信支付,可办理交通违法曝光罚款缴纳等业务。

  下一步,“微警务”平台还将推出一个令人振奋的功能,即平台将与微信卡包结合,将身份识别电子化,全面打通用户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港澳通行证等,通过微信卡包形式转换为“电子身份”识别。届时南京人入住酒店、去机场安检等,都不用带身份证了,只要打开微信就可以。(姚茜 苏宫新)

           南京出入境受理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警方了解到,6月29日,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办证服务中心将正式进驻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

  新进驻的出入境受理点设在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南门一楼,设置7个接待窗口、1个自助服务区,业务受理、审批工作范围与白下路办证服务中心相同,与原建邺受理点不同的是增加了赴港澳台制证、外国人签证、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申报、港澳台居民证件补换发等功能,覆盖出入境全部业务。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咨询电话:025-68505529。(宫靖 顾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