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召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28.02.2015  19:53

        2月28日,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全国会后,省农委、工商、质监、公安等十一部门接着召开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省农委蔡恒副主任、省工商局孙连才副局长、省质监局李景辉副局长、省公安厅治安局常志坚政委分别对我省做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作了部署。省高级人民法院周继业副院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高清副主任、省物价局蔡敦成副局长、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徐筱棣副主任、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范伯仁副局长出席会议。会议在各市设立分会场12个,省、市、县农资打假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1260余人参加会议。
        蔡恒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开展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和农村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让老百姓用上放心农资,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务必下更大决心、用更大力气,全面加强监管,着力解决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认识上要再提高。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对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高昂斗志,始终保持对假劣农资生存空间严打的高压态势,周密部署、常态出拳、联合行动。工作措施上要再细化。要主动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资营销方式转变的新形势,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方式,改进监管手段,下沉监管重心,延伸监管触角,严打假劣保生产,严查违禁促安全,严办案件惩违法,确保假劣农资不进入市场、不流入农民手中。监管责任上要再落实。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运转高效的农资打假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农资打假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不发生因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蔡恒副主任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既要严格市场监管、严控市场风险,又要加强源头把关、强化生产过程检查,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农资市场秩序的满意度和购买农资的安全感。要强化市场检查。要以春耕备耕、“三夏”、秋收冬种等农时为重点时段,以省、市、县交界地区和农业产业聚集区、农资经营规模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经营秩序混乱的农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有违法记录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乡村流动商贩为重点对象,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不留盲区和死角,封堵假劣农资流通渠道。要强化质量监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企业和产品,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农资产品,及时组织查处,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要强化案件查处。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坚持出重拳、下重手,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农资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强化堵疏结合。建立完善市际协调、大要案件查办、交办案件限期反馈、执法约谈等工作机制,为农资打假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覆盖率。
        蔡恒副主任提出,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群众利益。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打假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农资打假工作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强化协作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适时开展联合行动。强化省、市、县上下联动和市际、县际横向互动,提高跨区域执法协作监管效能。要强化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建设,加大农资打假经费投入,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和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和手段。加大执法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执法素养和办案能力。要强化宣传服务。普及农资法律法规,推介诚信企业和产品,曝光恶意造假制劣等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传授农资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规范化种养殖技术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3月中下旬,各地要精心组织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