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历史资源化为发展“名片”

21.03.2015  14:03

  妙做故里文章 注重文化塑人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故居重建工作日前在苏州相城区正式启动,预计今年9月首届“冯梦龙文化旅游节”举办前完成。眼下,相城正深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发展“金名片”。

  去年是冯梦龙诞辰440周年,冯梦龙出生地——相城区黄埭镇新巷村更名为“冯梦龙村”。更名仪式当天,来自中国社科院、省吴歌协会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在此,82岁的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名誉会长马汉民忍不住感慨:“我们终于把冯梦龙迎回了家!

  相城区社科联副主席孙月霞介绍,相城将跳出“故居”做“故里”文章,重建牌楼、玉龙亭、司徒庙等建筑,新建冯梦龙纪念馆,同时与冯梦龙主要为官所在地、一直力推冯梦龙旅游文化的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结成友好区县,围绕相关故事联手开发“冯梦龙”系列品牌。

  相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新常态下,如何在本土文化内涵挖掘上下功夫、在历史文化和现代经济之间架设桥梁?相城区委书记曹后灵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今后要让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相城老百姓的发展利基,目前启动的“冯梦龙故里”建设正是相城深耕“文化良田”的一出重头戏。

  迎回“冯梦龙”、拉住“孙武子”。去年底,历时3年多、走遍五大洲的“孙子兵法全球行”采访活动在相城收尾。围绕孙武墓规划建设的相城区孙武纪念园得到了孙武后裔、香港国际孙子兵法应用协会会长孙重贵的支持:“我们期待孙武文化在相城人文生态建设和旅游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惠及更多百姓。

  把文化积淀变成百姓发展利基,围绕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相城除了打“”字牌,还有“”字牌。“咸肉菜饭香又醇,难得姑苏美味真,年年盼得霜打菜,好与新米作奇珍。”1月21日下午,2015年相城区社科理论品牌讲座“阳澄讲台”在阳澄湖畔精彩开讲。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屈玲妮与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内近百名渔家乐负责人从最常见的“霜打菜”聊起,分享如何在普通的渔家乐中打上文化标签。

  注重文化塑人,给相城还带来许多看不见的“红利”。72岁的村民范巧根是北桥街道莲花庄社区“农家书屋”的常客,只要有空,他几乎每天都前来读书看报。约60平方米的书屋装修简洁明快,整齐放置着各类杂志书报,7台新配备的电脑一字排开。窗外,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管理员邢史峰介绍,以前书屋人气比不上隔壁的麻将室,去年底更新升级之后来的人渐渐多了。民意调查显示,许多老年人反映爬不动楼,书屋于是从二楼搬到一楼;延长书屋打烊时间,以满足年轻群体下班后的阅读方便;新设了一个群众捐书区,目前已受捐200多册图书,大部分是最新畅销书……细节的改变带来显著成效,去年书屋年借阅量1200人次,平均每月100人次,很快要翻一番。

  “不少村干部刚开始不解,为何花这么大力气搞小小农家书屋。”莲花庄村党总支书记吴凤良笑着感慨,现在看着越来越热闹的农家书屋打通了居民的“阅读路”,这功夫花得值。

  本报通讯员盛峥钱辰

  本报记者孟旭高坡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