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检察撬动行政审批流程重构

15.01.2015  11:35

  “听说检察院正在组织推动行政审批流程重构,我们也想加入”,1月4日,元旦节过后刚上班,盱眙县检察院预防科科长戚玉柱接到当地农委负责人的电话,咨询参加由该院组织的行政审批流程重构工作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准备哪些资料。自从2014年下半年在当地媒体上“”出第一批参加行政审批流程重构的机关的“成绩单”和相关做法后,戚玉柱已经多次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

  让行政机关简政放权为何在当地如此受欢迎,这项措施又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盱眙县检察院。

  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大“清理

  近年来,盱眙县检察院办理了多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利用行政审批权寻租案件数、人数比例竟高达67%和74%,为了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2013年底,盱眙县检察院向当地的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建议以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名义,启动预防职务犯罪行政审批流程重构工作。

  “刚开始,也有些单位不理解、不配合,认为检察机关越权,预防职务犯罪时故意挑刺”,为此,盱眙县检察院会同县纪委,专门协调成立了第三方评审委员会,引入专家研讨、评审,对试点机关依法制定对应的审批流程清单。

  2014年7月,住建局、国土局、发改委、人社局、环保局等五个参与行政审批权流程重构试点机关完成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行政审批流程清单“两个”清单的清理、重构工作,共保留行政审批权32个,取消14个,清理数占行政审批权的30%,排查职务犯罪风险源点500多次,围绕保留的32个行政审批权,制定出新的审批流程32个675项,各个试点行政机关制作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和新《审批流程》“一本通”。8月初,这五个试点单位推出的新流程得到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审核同意,开展试行。

  试点单位投诉率直降50%

  流程的清理首先为百姓带来了实惠。“以前审批时跑上跑下费时费事不说,特别是有时批了好长时间,没有结果,老要去催,现在只要是不在时限内给出不批准的理由就算通过,可为我们省了许多麻烦,”经常申报行政审批事项的某民营水泥预制品公司杜总经理表示。

  盱眙县检察院提出了在各试点机关重构的审批项目流程中,引入免责原则,增加承诺时限内未能审批又不书面说明理由的,视同审批通过,申请人不承担实施申请项目的处罚责任。同时,加大了对行政审批的监管力度,增加纪委、检察院直接受理行政审批申请人反映问题,在三个工作日内必须答复调查情况的规定;并引入例外审批评估程序,增加例外审批事项规定时限内进行有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机关参加的合法性评估的规定,得到了试点机关的采纳。

  据调查统计,新流程自运行以来,试点单位的投诉率较未试行前下降了50%。

  制度预防的新尝试

  审批流程的重构也让行政机关尝到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甜头,“今年,环保局已有3名工作人员因职务犯罪被检察院查处,如何预防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这一难题困扰我们行政单位主要领导多年,现在有了审批流程重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当地环保局分管环保行政审批工作的党组陈副书记说。

  为防止乱作为盱眙县检察院也开出了“药方”——建立惩罚性的赔偿制度和完善案件移送制度。一方面要求,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审批项目申请人经济损失的,试点机关及负责该项目相关人员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当审批项目申请人就行政审批机关过错提起行政诉讼的,检察机关将支持起诉。另一方面,对行政审批机关隐瞒不报违法违纪案件的,加强了检察院和纪委的配合,不仅追究单位的责任,还要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党纪政纪的惩处。

  检察长潘建文介绍,2014年9月,盱眙县检察院的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省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厅的简报转发。11月,该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审议了盱眙县检察院行政审批流程重构工作,并通过决议,要求在该县行政机关中全面推广该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