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民间资本 助推实体发展

31.08.2015  17:51
  针对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以及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今年以来,晋江有为开展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工作,重点强化对接渠道和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民间融资组织形式,加快民间金融领域改革步伐,助推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借助民间资本雄厚优势,晋江大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准金融领域,再通过专业化经营进入实体经济。据统计,晋江“金改”以来,累计超50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准金融领域,初步建立了一个门类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新型民营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该市已设立小贷、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准金融机构45家、股权投资企业13家,在全省率先设立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并获批筹建票据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村镇银行各1家。   随着企业投资视野、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晋江企业积极在外发起设立或参与设立各类型(准)金融机构,预计投资金额超百亿元。2014年,晋江各机构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逾50亿元,其中,民资管理公司推行有限担保、抱团融资的“互助资金池”模式,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近2亿元融资支持。   为创新探索民间借贷登记制度,晋江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全省首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不断推动该中心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管理、风险防范等各项制度建设,并在中心设立巡回法庭,推动房管、车管等公共部门以及评估、律师、银行、保险等服务机构入驻,为民间借贷提供融资供求信息发布、资产评估和登记、公证、结算、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近期,该中心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接入征信系统,成为全省首家获批引入个人征信系统专线的非银行机构。   此外,晋江还积极打造“融资租赁特区”,制定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到晋江新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注册奖励和办公用房补助,以及最高100万元的业务奖励。作为打造融资租赁经营新模式的探索,晋江支持企业利用厂房、仓储用房等经营性资产与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合作,并积极争取融资租赁公司兼营商业保理业务,全市融资租赁业务规模超30亿元,受益企业150多家。   为打造金融人才聚集平台,晋江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以及金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全省县级市首创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为金融改革创新招揽优秀人才提供平台支撑。目前,晋江同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对优秀金融人才在户籍、配偶子女随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称评聘等方面提供优惠,并通过实行免租入住人才公寓、享受购房补贴和申购竞购人才保障住房等三种人才住房保障方式,切实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先后引进金融、资本市场各类人才50多名,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