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法院立足高起点再创新业绩

13.10.2015  07:49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盐城市盐都区法院在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称号后,没有一刻放松过对自我的要求,一步一印,锻造出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全国优秀法官、江苏最美法官、盐城首届十大法治人物陈晓娟,盐城最美法官徐银贵,盐城优秀法官陈晓辉等先进典型,另有13个集体和40余名干警受到省、市、区表彰。

  “管理如果没有感情,队伍就会缺少激情。”这是盐都法院代院长韩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院党组在从严治院的同时,坚持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从细节入手,为干警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前沿哨所”,地处偏远,办公条件相对落后。韩标与院分管领导在人民法庭调研,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办公区和生活区,与每一位干警交流想法,一一记录存在问题,现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没有在法庭待过的人,不知道法庭的艰苦。”调研结束后,院长办公会专题部署落实改进人民法庭工作,拿出了法庭办公设施改造方案,提高了法庭干警驻庭生活补贴。

  这样“暖心”的事还有很多,干警生日、婚嫁、生病等节点都会有院党组的慰问,法院尽最大努力落实干警职级待遇,帮助干警子女入学、就业,为新招录外地籍干警提供食住条件等,解决后顾之忧。

  “党组无微不至地关怀让我很感动,知道我不是盐城本地人,刚来没有落脚之处,就帮我解决过渡期间住宿问题,让我有时间找到合适租房才搬出。我只有奋力前行,才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刚考进法院的徐州姑娘小巩深有感触。

  班子强,事业兴;班子弱,事业衰。领导班子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法院事业的兴衰。盐都法院党组秉承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牢牢抓住班子建设这个核心,同时明确了党组工作的“三个导向鲜明”——党组决策导向鲜明、党组用人导向鲜明、党组问责导向鲜明。

  审判工作是法院的主业,班子既要做法院的管理者,更要做执法办案的排头兵。法院出台《关于院领导、庭(局)长带头办理案件暂行规定》,要求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办理案件不能少于8件。自去年至今,院领导带头承办案件246件,且多数是疑难案件和新类型案件。

  司法能力是法官立身之本。为进一步提升法官专业能力,盐都法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以创建“学习型法院”为目标,不断推进人员分类培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执法水平。

  2014年,法院组织全院88名法官赴浙江大学法学院集中培训,培训课程既囊括法律适用解读等专业知识,又有沟通技巧、等实战技巧。今年,法院组织法官赴西南政法大学集中培训,集采各名校学科所长,助力审判实践。

  “除了三餐就寝,就是一门心思听课,根本无暇分心分神,生怕哪一节点错过了。”集训归来,审判员卢建娅感慨良多。“没想到工作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本报记者张羽馨本报通讯员康 燕滕 玮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