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重抓“五个突出”实现年初预定工作目标

10.02.2015  10:01

      (一)突出粮食收购,促进农民增收。 2014年全区国有企业粮食收购总量38.08万吨,完成市局下达指标的112%,比去年同期增长14.2%,粮食收购量超历史。 一是 政策宣传到位。 利用盐都电视台、双新盐都报等媒体公布19个委托收储库点名称、地址;统一印制《2014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质价政策公告》、《致售粮农民朋友一封信》等宣传资料2万份,发放到农户手中,广泛宣传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质量标准,让农民卖“明白粮”。 二是规范业务流程。 各托市收购库点严格执行省局“三个绝不允许”要求和市局“八个严格”规定,坚持做到以质论价,按照规定增扣量,按规定检斤验质,没有出现拒收符合标准粮食、压级压价、“打白条”情况,让农民卖“放心粮”。 三是强化收购服务。 开展争创“农民满意收购企业”、“配党徽、亮身份、作表率、强服务”活动,收粮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一站式服务,增添便民设施,在进行大户预约收购和困难户上门收购服务的同时,实行随到随收,提供大型粮食清理筛、烘干机等帮助农民整理粮食,采用电子计量、电子结算、机械输送等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农民售粮时间和减轻了劳动强度,让农民售“舒心粮”、“满意粮”。

      (二)突出维修改造,提升仓储能力。 全区6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30幢(仓容量11.05万吨)“危仓老库”,列入全省粮食流通十二五维修改造项目,维修改造总投资3690.72万元,其中:省补资金2172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843万元,企业自筹资金675.72万元。全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从5月20日至9月30日全面完成。按照《江苏省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管理办法》“三改造三提升”(改造仓房、改造设施、改造环境;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粮食储存科学化水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维修改造后的粮库达到“三统一”(统一仓型标准、统一外部色彩、统一仓储标识)的要求,我们在维修改造过程中,坚持了“四个统一”,确保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一是统一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成立全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出台《盐都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管理制度》、《盐都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计划》等文件,统一规范全区维修改造工程。统一组织全区维修改造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督查指导,各库点负责人是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人。 二是统一规划设计。 全区30幢粮仓统一由省粮科院南京丰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9个库区的平面规划,包括附属设施等,统一由江苏正宏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由职能科室牵头,各库点负责具体与设计单位对接,这样既保证了硬性设计要求,又考虑个性化需求,确保设计质量。 三是统一招投标,规范招投标程序。 全区9个库点同步进行招投标,由区粮食局作为发包人,统一组织实施各项目的招投标。包括工程施工单位的招标、招标代理的招标、工程监理服务的招标等。 四是统一资金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进度与资金拨付同步。 由我局与区财政局共同监管维修资金的使用拨付,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审核并统一拨付合同约定的金额,对维修改造实行全程跟踪,切实加强了对维修改造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突出监督检查,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 营造依法管食氛围。 在“3.15”、“10.26”期间,深入各乡镇街道和粮食收购集中点,悬挂横幅、分发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扩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知晓度。 二是 严格收购资格核查。 对辖区内98家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证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行认真核查,严把市场准入关。 三是强化市场监督检查。 对各粮食收购点进行巡回督查,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及时纠正,并联合公安、工商、质检、物价、农发行等部门在全区开展收购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维护了粮食收购市场的稳定。

      (四)突出科学保粮,确保存粮安全。 我区年粮食月平均库存量列全市各县区之首,给粮食保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推进科学保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粮食转仓倒囤。 利用低温干燥的气候,结合仓库维修,将粳稻谷进行转仓倒囤,平衡粮堆水分和温度,抑制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是采取春密闭措施。 安全水分下的粳稻谷,在冬季或初春经过机械通风降温后,结合缓释熏蒸技术,采取薄膜密封粮堆和门窗,有效减缓粮堆温度的上升。 三是强化粮温监测。 利用早晚低温时段进仓查粮换气,每天检查粮温,采用计算机测温和人工测温相结合、定点和机动点相结合,密切监测粮温情况。

      (五)突出储备管理,增强调控能力。 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是提升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和地方地济发展。因此,我们积极做好地方粮食储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储备任务。 一是测算储备规模。 依据全区总人口,按照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测算的要求,我区区级储备规模应常年保持在5万吨以上。 二是落实储备计划。 我们专题向政府领导汇报上级粮食部门关于地方储备粮管理规定和要求,取得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增加区级粮食储备,确保增收保供”列入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原有区级储备2.83万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0.35万吨。 三是强化储备管理。 适时做好省级储备粮和区级储备粮的轮换工作,并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安全可靠。(鲍正国余风明)